畫家蔡慶彰 從生活藝術到歷史畫的靈魂傳遞

畫家蔡慶彰作品:荷西時期熱蘭遮城。(蔡慶彰提供)
畫家蔡慶彰作品:荷西時期熱蘭遮城。(蔡慶彰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中報導】

在台灣藝術界,有許多如同一顆顆璀璨星星的創作者,蔡慶彰老師無疑是其中之一。他從小便熱愛繪畫,因家庭經濟壓力,18歲便創業撐起家計,然而內心對藝術創作的熱情從未減退。直到40歲後,蔡慶彰老師毅然決定前往美國修習美術碩士,回國後教學超過十年,並積極推廣藝術發展。他的創作,無論是油畫還是歷史畫,皆充滿對家鄉的思念與文化的深刻反思。

蔡慶彰從小便熱愛繪畫,因家庭經濟壓力,18歲便創業撐起家計。蔡慶彰從小便熱愛繪畫,因家庭經濟壓力,18歲便創業撐起家計。(蔡慶彰提供)

早年創作歷程 生活中的藝術萌芽

蔡慶彰的藝術歷程源自於他的生活經驗。因家庭貧困,蔡老師在初中畢業後開始半工半讀,在美術老師家中學藝,後來轉至戲院擔任美工,設計海報與幫畫電影看板。在這段時間,他不僅累積了豐富的實務經驗,還對藝術有了更深的體悟與理解。

蔡慶彰的藝術歷程源自於他的生活經驗。蔡慶彰作品:大肚王。(蔡慶彰提供)

高中二年級下學期,蔡慶彰受廣告業者鼓勵自立門戶,靠著自己出色的繪畫能力,成功撐起家計。退伍後,電影院逐漸退場後,蔡慶彰無縫轉換跑道,進入印刷設計業,開始接觸石板印刷技術。這段經歷讓他進一步踏入版畫創作,為他日後獲得無數藝術獎項,奠定了堅實基礎。

蔡慶彰作品:台中今昔。蔡慶彰作品:台中今昔。(蔡慶彰提供)

決心向藝術前行 從事業到留學的轉折

蔡慶彰雖然一路以來在商業領域頗有成就,但內心對純藝術的追求始終未曾止息。40歲時,在妻子的鼓勵下,他毅然決定前往美國深造,主修油畫。這段留學經歷不僅讓他精進了繪畫技巧,也開啟了他對歷史題材的探索。

蔡慶彰內心對純藝術的追求,始終未曾止息。 蔡慶彰作品:平埔悲歌。 (蔡慶彰提供)

「油畫是一種多元表現技法的媒材,」蔡老師談起油畫的優勢時,充滿了自信與熱情。「它能夠細膩地表達情感,也方便進行創作後的處理,特別適合用來詮釋歷史故事。」透過油畫,蔡慶彰開始將台灣的歷史記憶、社會文化與個人鄉愁融入作品中,賦予畫作豐富的意境與深度。

透過油畫,蔡慶彰開始將台灣的歷史記憶、社會文化與個人鄉愁融入作品中。透過油畫,蔡慶彰開始將台灣的歷史記憶、社會文化與個人鄉愁融入作品中。(蔡慶彰提供)

歷史題材的選擇 畫筆下的鄉愁與社會關懷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蔡慶彰擔任扶輪社社長,帶領賑災團隊深入山地部落,協助當地重建與文化產業發展。這段經歷讓他重新認識台灣之美,尤其是原住民文化與歷史圖騰所蘊含的深厚內涵,進一步激發了他創作歷史畫的動力。

協助九二一受災地區重建,與文化產業發展,這段經歷讓他重新認識台灣之美。協助九二一受災地區重建,與文化產業發展,這段經歷讓他重新認識台灣之美。(蔡慶彰提供)

蔡老師開始大量從事台灣五百年來的歷史畫創作,從政治事件到庶民生活,無不成為他的畫筆記錄對象。「台灣有許多動人的歷史故事,過去多僅以文字記載,缺乏具體圖像來詮釋這些精彩的文化與生活,」蔡慶彰如此解釋他的創作動機。透過參與各地的文史田調、閱讀歷史文獻以及與訪問耆老,他努力將這些被遺忘或忽視的歷史故事再現於畫布上。

蔡慶彰大量從事台灣五百年來的歷史畫創作。蔡慶彰的作品:柳川的三個時代。(蔡慶彰提供)

他分享了自己在沙鹿地區參與PAPORA平埔族群祭典的經歷,並從中獲得靈感,創作「揹祖公」的祖靈祭儀畫作。這幅作品不僅捕捉了平埔族群移民的辛酸史,也喚起了人們對先人與台灣本土文化的深刻追憶。

透過參與各地的文史田調、閱讀歷史文獻,以及與訪問耆老。蔡慶彰透過參與文史田調、閱讀文獻,與訪問耆老,讓他的創作源源不絕。(蔡慶彰提供)

色彩與風格 從情感到文化的色彩運用

蔡慶彰的油畫作品以色彩豐富、構圖細膩著稱。他對色彩的運用有著深刻的理解與哲學思考。「顏色不僅僅是藝術表現的一部分,它還反映了我們的情感與文化背景,」他如此表示。

蔡慶彰的作品以色彩豐富、構圖細膩著稱。蔡慶彰水彩寫生的作品。(蔡慶彰提供)

例如,蔡老師在歷史畫中常運用符合台灣風俗的色彩,透過這些色彩,他希望能準確傳達本土的文化氛圍,讓觀者在欣賞作品時也能感受到台灣的歷史與文化之美。相比抽象或超現實主義的作品,歷史畫的色彩運用則更注重情感的表達與文化的共鳴。

蔡老師在歷史畫中,常運用符合台灣風俗的色彩。蔡老師在歷史畫中,常運用符合台灣風俗的色彩。(蔡慶彰提供)

他的創作風格廣泛,從傳統到現代,從具象到抽象皆有涉獵。他強調,藝術創作應該不拘形式,應根據不同的情境與題材進行靈活運用。他的風格深受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但更多的是來自生活與土地的感悟。

他的創作風格廣泛,從傳統到現代,從具象到抽象皆有涉獵。他的創作風格廣泛,從傳統到現代,從具象到抽象皆有涉獵。(蔡慶彰提供)

藝術的社會責任 歷史畫在當代的意義

蔡慶彰認為,藝術創作不應只追求形式上的美感,更應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他的歷史畫不僅是對過去的重現,也是對當代社會的反思。「藝術創作不能故步自封,我們應該關心社會,關懷這片土地,」他表示。

蔡慶彰認為,藝術創作不應只追求形式上的美感,更應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蔡慶彰認為,藝術創作不應只追求形式上的美感,更應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蔡慶彰提供)

他的作品多次被引用作為文化活動的視覺主題,並無償提供給公眾使用。他希望透過這些創作,能夠喚醒人們對台灣歷史的關注與反思,讓更多人意識到這片土地的美好與珍貴。

蔡慶彰作品:蘭嶼的美麗與哀愁。蔡慶彰作品:蘭嶼的美麗與哀愁。(蔡慶彰提供)

在蔡慶彰看來,藝術不僅是生活中的點綴,更是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歷史畫在當代社會中的位置尤為重要,它能夠幫助我們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並從中汲取經驗與智慧。

歷史畫在當代社會中的位置尤為重要,它能夠幫助我們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蔡慶彰的數位化作品。(蔡慶彰提供)

堅定於歷史畫的創作

面對未來,蔡慶彰依然充滿熱情與抱負。他深知自己已年逾七十,但他仍渴望能繼續透過畫筆,將台灣的歷史故事呈現給世人。「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創作的靈巧度可能不若以往,但只要還能持續塗鴉,這便是我最大的幸福與快樂,」他說道。

已年逾七十,但蔡慶彰仍渴望能繼續透過畫筆,將台灣的歷史故事呈現給世人。已年逾七十,仍透過畫筆,將台灣的歷史故事呈現給世人。(蔡慶彰提供)

蔡老師希望年輕一代的藝術家,能夠繼續關注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將這些豐富的題材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自己,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這是他多年來不斷自我追尋的過程,也是他對後輩藝術家的勉勵。

蔡慶彰作品:排灣族母與子。蔡慶彰作品:排灣族母與子。(蔡慶彰提供)

畫筆下的鄉愁與時代記憶

蔡慶彰的藝術創作,不僅是對個人生命經歷的凝聚,也是對台灣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展現。他的歷史畫作,既是對過去的重現,也是對未來的期許。透過他的畫作,我們看見了台灣的故事,也看見了一位藝術家對故鄉、文化與歷史的深情與責任感。

蔡慶彰作品:樂遊彰濱。蔡慶彰作品:樂遊彰濱。(蔡慶彰提供)

無論未來他會繼續創作什麼題材,蔡慶彰老師的作品,將永遠是台灣歷史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鄉愁與情感,將隨著他的每一幅畫作,深深印刻在我們心中。

蔡慶彰的作品,將永遠是台灣歷史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蔡慶彰的作品,將永遠是台灣歷史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蔡慶彰提供)

2024美國Fontbonne芳邦大學在台校友會會員聯展

將於10月7日至20日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舉行

開放時間為每天9:00至17:00,

開幕式訂於10月12日下午3點舉行。

此次展覽集結35位傑出校友,包括蔡慶彰,作品涵蓋水墨、油畫、雕塑、陶藝、攝影等多樣創作形式。參展藝術家多為大學專任教師,曾任校長、院長等職位,對台灣藝術教育及創作影響深遠,歡迎各界前往參觀。

作品:竹影水月,這次台藝大將展出的作品。作品:竹影水月,蔡慶彰這次在台藝大展出的作品。(蔡慶彰提供)
延伸閱讀
台中F1賽車展演 創2.8億觀光產值
2024年09月30日 | 2個月前
台中F1賽車展演 推升飯店訂房率逾9成
2024年09月12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