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南海聯合軍演 分析:東亞灰色衝突更棘手

圖為中共海軍飛彈驅逐艦南寧艦(舷號162),該艦參與了今年7月的中俄南海聯合演習。 (Iranian Army office/AFP)
圖為中共海軍飛彈驅逐艦南寧艦(舷號162),該艦參與了今年7月的中俄南海聯合演習。 (Iranian Army office/AFP)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中共與俄羅斯今年首度在南海舉行軍演,國防大學專家分析,從中俄「海上聯合-2024」聯合軍演顯示,兩國有更深層次的軍事合作,東亞地區低強度、高頻率的「灰色地帶」衝突問題更加棘手。

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今年5月到中國國是訪問,雙方共同宣布「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引發外界關注中俄兩國的戰略意圖。

陸委會委託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董慧明撰文進行分析,他認為,此聲明彰顯兩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合作將全面升級,同時透露中俄對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秩序現狀感到不滿,暗示未來將擴大戰略合作,聯手對抗外部戰略競爭壓力。

7月15至17日,中俄兩國海軍舉辦「海上聯合-2024」軍事演習,以實際動作展現軍事互信。董慧明認為,此舉也向國際社會傳達兩國正逐步建立齊力應對多重安全挑戰的能力,意在突顯對區域事務的實質影響力。

他分析,中俄聯合軍演地點選擇在中國廣東湛江附近海域,為兩國海軍首度在南海進行聯合演習,此處是南海防禦關鍵節點,共軍南部戰區海軍司令部也駐軍於此,是中共經略南海的重要據點。

俄羅斯軍力向南擴延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選擇在湛江軍港集結參演部隊,以鄰接的南海海空域做為演習場域,除了顯示俄羅斯藉與中方間的外交、軍事關係,將太平洋艦隊勢力延伸至南海,亦表明雙方因應南海安全情勢變化會採取軍事合作模式,聯合確保戰略安全利益。

武器裝備方面,此次聯合軍演展示中俄海軍的現代化武器系統和綜合作戰能力。中共海軍參演兵力包括隸屬南部戰區海軍的052D型飛彈驅逐艦南寧艦(舷號:162)、054A型飛彈護衛艦咸寧艦(舷號:500)、大理艦(舷號:553)、903型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舷號:887),以及艦載直升機、陸戰隊員等。

俄國參演艦艇包括守護級護衛艦「響亮」(Gromky)號(舷號:335)和「凜冽」(Rezky)號(舷號343),以及油料補給船「伊爾庫特」(Irkut)號。這些艦船同樣具有強大的反艦、反潛和補給能力,提供兩軍在演習中能有效進行軍事互操作性之聯合作戰訓練。

董慧明分析,中俄兩國日益緊密的軍事合作,在東亞地區的戰略布局與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尤其在東海、台海、南海等關鍵區域的軍事活動頻率和規模可能會持續增加。

低強度、高頻率摩擦恐增加

此外,隨著中俄軍事合作的深化,東亞地區的軍事和安全態勢將面臨著「安全困境」疑慮加深、美國盟友體系調整、區域安全架構重塑等多重挑戰。海上爭端將變得緊張對立,國際規則和秩序勢必受到考驗。

董慧明表示,中俄聯合軍演、聯合巡航等海空域軍事活動,極易被地區內國家視為安全挑戰與領土主權威脅,進而刺激各國加速軍事部署、增加執法強度。值得注意的是,此一嚴峻的威脅效應正逐漸向「灰色地帶」外溢,導致低強度但高頻率的摩擦和對抗增加。

在台海,共軍機艦頻繁越過海峽中線,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我國海巡署和國軍在金門、馬祖等外島禁限水域亦須慎防中國漁船、海上民兵、海警船製造「灰色地帶」衝突。

董慧明分析,目前東亞地區的軍事與安全情勢,因俄羅斯在外交上「向東看」、軍力「向南擴延」,且和中共建立密切戰略合作關係,導致整體地緣政治格局面臨更多挑戰的局面。在未來的東亞安全格局中,建立更有效的危機管控、互信機制,降低衝突風險,將成為地區穩定的關鍵。◇

延伸閱讀
挺台參與世衛 美眾院通過法案
2024年09月13日 | 4個月前
專家:古巴成為美中競爭焦點
2024年09月13日 | 4個月前
中共協訓外國執法者 強化影響力
2024年09月11日 | 4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