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冲天》國軍飛官紀實錄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

文/七月

編按:今天是中華民國113年國慶。每年的國慶日慶祝活動,都讓民眾非常期待。今年,我們可以看到勇鷹高教機五機大雁隊形,飛越典禮臺開場;三軍樂儀隊,展現國軍精銳訓練;憲兵指揮部快速反應連以「臺灣榮耀,光輝再現」為主題進行操演;最後,巨幅國旗在特戰部等帶領下,空軍雷虎小組七機五角隊形噴彩煙通過觀禮臺,為國慶大會劃下完美句點。除了民間表演團體,我們從中也看見了國軍的保家衛國之姿。

今天,我們還想透過一支紀錄片《冲天》,跟讀者分享,當年我們的中華民國國軍飛行員,是如何在對日抗戰時,英勇抗敵。

以下,跟著《冲天》,進入一段最真實的歷史,一段飽經滄桑的民國往事。

你聽過這樣一首溫柔的軍歌嗎?

「柳線搖風曉氣清,頻頻吹送機聲。春光旖旎不勝情,我如小燕,君便似飛鷹。輕渡關山千萬里,一朝際會風雲,至高無上是飛行……」

1946年的《西子姑娘》,傅清石詞,作曲人是寫《何日君再來》的劉雪庵。如是燕囀鶯啼、靜姝溫雅,卻居然是一首軍歌——中華民國空軍軍中歌曲。

西子湖畔的少女,向她任職國軍飛行員的情人,表露了深切的叮嚀和殷勤的寄盼。沙場機聲,水鄉柔情。那傳統中國女性的情懷,就和著靜姝溫婉的曲調,飛到了白雲的盡頭。

時光向後跨越了半個世紀。這首溫柔婉轉的空軍軍歌成為了《冲天》的主題曲。《冲天》2015年底在臺灣上映,除了官方捧場,在年輕人中幾乎沒有激起水花。 導演張釗維說:「我知道現在臺灣社會的氛圍,對和中國大陸有關的歷史不那麼感興趣。」

而他其實抱著一個更大的希望,希望拍給全體中國人看,要不然實在太遺憾了。距離1937年已經80年,他們的死亡依然孤獨。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冲天》的開頭是這樣的:一個萬里高空,俯瞰蒼生,並且向前移動的飛行員視角,眼前是漫無邊際的藍天與朵朵縈繞不去的白雲。伴隨著金士傑滄桑的男生獨白,畫面回到黑白色的民國年代。

為了對付可能爆發的中日全面戰爭,國民政府在杭州成立中央航校,培養第一代飛行軍官。航校門口的校訓,更是開場震撼: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全世界沒有一所航空學校,會有這樣的標語。這是誕生不到30年的中華民國,在敵人逼近的時刻,所發出的吼聲。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在《冲天》裡,你幾乎可以找到構成人一生的所有元素——戰爭、死亡、孤獨、勇氣、愛情、友情、親情、患難之情。

和現在的我們不同,這些元素演繹於兵荒馬亂的戰爭歲月,在時代的放大鏡下,被放大到一個和平年代的我們難以逾越的精神高度。

於我眼中,這場人類最大戰爭,是他們抗爭吶喊的戰場,更是他們人性史詩般演繹的巨大舞臺。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我想分享,最讓我動容的四點感悟:

《冲天》遵循著CNEX紀錄片的標語「給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希望對華人當代社會的變遷歷程,進行系統性的描繪與記錄)而生。

寫這篇文章的我,亦希望每一位華人都能鄭重打開這頁我們未曾打開過的珍貴的備忘錄。

新世紀的年輕人跨越時空,能和1937年的同齡飛行員年輕人,進行一場心靈的交談嗎?

1. 真正的貴族精神

譚端《天空的情書:抗戰飛行員紀錄片「冲天」電影紀事》中提到:

「現代的貴族不是封建時代的血統意義了。也不是高大、帥、富這些外在的光輝形象與條件。影片中的這些貴族,是他們的情操,是他們的勇敢。」

「在一個積弱的國家中,生長於比較富裕的家庭,他們比一般人受過較多愛護與教育。他們身體健康、營養豐富、發育良好,他們身手矯捷、知書達禮、善於思敏於行、行為優雅,他們懂技術、享受生活,他們狂熱的追求他們的愛情與快活。他們幾乎擁有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一切。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他們也或許什麼都沒有,失去了家庭故土,失去了父母手足。但他們的高貴在於,他們幾乎擁有一切,卻又甘願隨時放棄一切,包括他們愛的人與愛他們的人;在於他們明明很害怕,卻勇往直前。

他們的高貴在於,為了不認識的一群人,所謂民族與國家,他們慷慨、殘忍的放棄自己的生活、財富、喜悅、愛人,讓他們愛的人與愛他們的人,永遠活在光明之中。

他們明明知道,那些不認識他們的人,勢必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生命的珍貴,即使那些人現在活在平安之中。他們的高貴在於,他們是黑暗之中,光明的存在,用一種光明去面對這種黑暗。」

我在觀影過程中,無不感慨,這些飛行員是一群多麼帥氣的大男孩。他們像是上帝的得意作品,個個都是女孩們心中的意中人。開戰不到半年,中華民國犧牲了將近100名第一代飛行員,這些飛行員,有的來自頂尖學府,有的是歸國華僑,有的出身名門望族。他們之中每十個就有六個人在戰爭初期犧牲,平均年齡23歲。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2. 超越個體的人性

難以想像,遠去的歷史洪流中,竟然還有似乎只能在電影裡才能看到的故事。在1938年的429空戰,日軍出動54架飛機空襲武漢。兩軍對壘,一共近百架飛機在空中纏鬥,這在世界航空史上沒有前例。

在那次飛行任務中,中國飛行員陳懷民在一次與日軍的空戰中,在飛機中彈的情況下,選擇用機身撞擊敵機,與之同歸於盡。當陳懷民與日軍飛行員遺體雙雙被發現的時候,人們發現日軍飛行員(高橋憲一)竟然貼身帶著一封日本未婚妻(美惠子)寄來的家書,信中對其關懷之切與其最終結局形成強烈對比。這一瞬間,那個抗戰神劇中反覆醜化的惡魔般的日本鬼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淒美的人情。這本是一個傳統的戰鬥英雄故事,卻因為敵方的愛情故事,而被增添上了無限唏噓和溫情。可是這難道不才是最真實的人性嗎?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然而,故事遠遠沒有結束。飛行員陳懷民的妹妹陳難,更是讓故事上升到了一個超越個體苦難與國仇家恨的高度。陳難讀了美惠子給高橋憲一的信後,不禁提筆給遠在日本的美惠子也寫了一封信:

「高橋夫人美惠子女士,當你接到這封突如其來的信,看到陌生異國人的名字時,你將感到不安與驚異吧!請你不要誤解我失掉胞兄的心境,因為我設身處地,想到你失去高橋先生的心境。你得諒解高橋,他並不是不願意,保重自己的身體。他並不是願意無故犧牲。我想到你的孤苦,和你此後慘絕淒涼的生涯。我恨不得立刻到貴國去,親自見到你,和你共度友愛的生活。」

兩個年輕男子在空中相撞,卻在地上催生出這樣一封信。文字早熟而透澈,由一個20歲的女子,寫給另一個20歲的陌生女子。

跨越空間與民族偏見,這是一種怎樣的愛與寬容,又是多大的悲傷,才能促使這個年輕女孩,寫這樣的一封信給遠在異國的陌生女子。她們的生命本無任何交集,此時此刻,她們卻以這種絕望的姿態,在命運的無常與時代的安排下發生奇異的連接,她們刺痛對方卻又溫暖對方。

3. 巨大的勇氣與正義

如果不是《冲天》,我也從未知道,民國抗戰中還有這等英勇與正義的故事。

陳懷民犧牲三週以後,兩架中華民國轟炸機,由徐煥昇和佟彥博率領,飛越東海進入日本拋灑傳單,呼籲日本追求和平,放棄侵華。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在那個沒有衛星導航的時代,徐煥昇和佟彥博兩個人,精密計算了天氣油料、航線航程,甚至月亮的盈虧,運用簡單的無線電設備,改裝兩架馬丁轟炸機,並且選在夜間出擊,以躲避日軍地對空炮火,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這是有史以來,首架穿透日本本土的敵方飛機,比美國杜立德將軍首度轟炸日本東京,還要早4年。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拋灑到日本領土的傳單,部分內容如下:

「我們大中華民國的空軍
現在飛到貴國的上空了
我們的目的,
不是要傷害貴國人民的生命財產,
我們的使命,是向日本國民
說明貴國的軍閥
在中國全領土上做著怎樣的罪惡。
——《告日本國民書》」

4. 死亡與愛情來時,都是一瞬間

在文學創作中,死亡與愛情是其中的兩大主題。可是在《冲天》中,當這兩大人生主題在一些年輕飛行員身上同時發生時,這是什麼樣的絕望中的美呢?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飛行員鐵鳥癡漢劉粹剛初遇大家閨秀許希麟,驚為天人。對劉粹剛來說,開飛機低空飛過許希麟家門口,就是他們那個職業裡,最好的撩妹方式。當許父擔心空軍飛行員的職業太危險時,許希麟笑了,拿筷子在父親的酒杯裡蘸了酒,寫下一行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他們談戀愛後,劉粹剛升空迎敵,她在陽臺上親眼目睹他把日機擊落。她對他說:「你在天上拚命,我卻躲進防空洞,我覺得這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譏諷,我做不到。」1937年10月25日,劉粹剛率隊赴太原執行任務途中,在山西高平失事,飛機撞毀於魁星樓,年僅25歲。

飛行員張大飛,是臺灣著名作家齊邦媛年輕時的仰慕對象。在整整7年的時間裡,張大飛都與少女齊邦媛保持通信,直到26歲戰死,還託人將一包齊邦媛寫的信交回。張大飛與齊邦媛無話不談,詩詞、理想、人生…… 在抗戰勝利前夕,張大飛殉國於河南信陽上空,年僅26歲。

1945年8月10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到了重慶,重慶的狂歡是齊邦媛漫長一生所僅見。狂歡中,她突然感到萬聲俱滅。她再也不能忍受推擠的人群,一面跑回家一面哭,她受不了這樣的狂歡。在昏天暗地的慟哭中,她度過了勝利夜。

在混亂年代同時遇上死亡和愛情,代價恐怕就是之後一生的漫長修行吧!

《冲天》的解說臺詞這樣講述這些飛行員:

「在天空面對孤獨,回到地上來尋找依戀。
他們的心智,或許如藍天一樣透澈單純。
但他們的靈魂,有時候卻深沉得令人費解。
他們如果有可以稱為計畫的東西,那大概就是為國犧牲吧!
代表他們諾言的,就是他們每個人都存有一張遺囑。」

在飛行員張大飛的自述中,他在一次的飛行任務中,清清楚楚的看見敵軍駕駛艙裡那個人的臉,一臉的驚恐。他來不及多想,只知道如果不先開槍,自己就死定了。回防至今,他忘不了那墜下飛機中,飛行員的臉。

飛行員翱翔在天與地之間,不能掛念過去,不能思索未來。他們只有現在,只有當下。這些二十多歲的大孩子們,比誰都接近死亡。

因此他們不得不比誰都接近上帝。如果死神前來敲門,他們沒有任何閃躲的餘地。縱使有再多的不捨,他們必須下定決心,斬斷自己的未來,才能讓他們所愛的人有未來。但是戰爭把年輕人帶進墳場,而誰來把戰爭帶進墳場呢?

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提供)紀錄片《冲天》劇照。(CNEX視納華仁提供)

★ 節選與飛行員同齡人之影評

壹青年 —
《冲天》這部影片,既彌補了大多數觀影者歷史觀的缺位,對於「國軍」我們了解的太少;也彌補了對於抗戰情感上的某種空缺,讓我們從民族大義聚焦到個人的悲歡離合。

Andy —
這個紀錄片給我真實的感覺,是符合臺灣言論自由後,被大家承認的歷史,而不是執政者強壓給人民的歷史。遠去的秦皇漢武我們可能難以辨別了,可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近代,我們還能勾勒出大概的歷史的脈絡吧!

菠蘿公主
《冲天》裡的故事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感覺比電影還要精采很多。一部虛構的電影,人們可能會疏遠其中的橋段。一部真實的紀錄片,當塵封的細節被一點點還原時,我反而開始有一點點不知所措了。《冲天》的出現,刷新了我對戰爭的認識,對人性的認識。

Erica —
與其說是空戰英豪史,更像是在述說彼時代一群青年孤獨的修行。本片最高明之處,就是把一個個符號化的名字還原成活生生的人,無異於周圍的你、我、他。也有情,有牽念,有任務,最後戰亡。又殘酷,又熱血。看完,淚奔。嘆服於人道,泣涕於無常。

倬彼雲漢
這部影片以真實的歷史為背景,以動畫還原空戰場面,構建出了72年前,一群年輕空軍士兵在戰爭的風煙中所迸發出來的血淚。「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那是刻在青天白日上的血浴大地之夢,令人敬佩、令人感動、更令人長嚎而當歌,扼腕而歎息。他們在天空譜寫了一首最壯麗的悲歌。

鋤頭
一群大好的青年,一腔淋漓的熱血。他們多數不敢談戀愛,怕血薦軒轅,空負佳人一世。歌曲《西子姑娘》,這中國詩詞中美麗的意象,代表著他們守護的家國,代表著他們蓬勃的青春,代表著他們心底最柔軟的溫存。最高貴的騎士亦是最接近天堂的天使。

犁頭
行走在生死的邊緣線上,言語蒼白啞然,情感磅礴卻又極其內斂。己身之小,洪流之大。雖人中之龍鳳,死生亦不得已。

涵與之
紀錄片把戰爭時期中國個體人的生活狀態,和家國情懷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本該在校園裡博覽群書,享受戀愛甜蜜的青年才俊駕上戰機,保衛祖國的領空。天上,他與侵略者殊死搏鬥,九死一生。地上,伊人在水一方,唯盼君平安歸來……寥寥數筆都是無限的真情流露,馳騁蒼穹把敵殲的同時,姑娘卻為君消得人憔悴。

與那些把日本人寫得不堪一擊的中國「抗日神劇」相比,何者更感人?何者更能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來之不易?兩者高下立判。◇

延伸閱讀
空軍士兵打靶出事 子彈貫穿臉不治
2024年10月08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