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館長陳碧琳——走進蘭陽博物館
「1983年,我踏進東海大學美術系,當時是第39屆。寒暑假時,學校會組織我們到各個離島,開設美術教育輔導課程。這些經歷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更深入的了解臺灣各地文化。對於來自宜蘭的我來說,這些冒險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向廣闊世界的大門。」——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
陳碧琳一提起學生時代,眼中閃耀著懷念的光芒。東海畢業後,陳碧琳留在母校當助教,正好趕上美術研究所成立。他說:「這段助教經歷,讓我對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是我後來走上公共美學研究道路的起點。」
「在東海大學,我第一次接觸到社會服務,這讓我對公共事務產生了深厚的關注。」陳碧琳談起那段時光,語氣中充滿了感激。「大一的時候,我們都要參加勞作服務,這些經歷讓我學會了關心社會,也奠定了未來投入社會事務的基礎。」
畢業後,陳碧琳回到家鄉宜蘭,投入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推動地方文化發展。他說:「當時,我在環境美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這些經歷讓我逐漸關注公共空間的美學議題,也奠定了我後來在建築美學和文化資產保存領域的研究方向。」
在博物館工作期間,陳碧琳參與了許多古蹟修復與再利用的計畫。「其實一開始我專攻的是藝術史,但隨著工作內容的變化,我與文化資產保存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他笑著說。
「因為父母年紀大了,再加上宜蘭到臺北的交通越來越方便,我決定搬回宜蘭生活。」陳碧琳說道。「回到宜蘭後,蘭陽博物館提供機會,讓我可以為家鄉文化多做一些事。」
宜蘭:一座生態博物館
宜蘭的稻作一年只有一期,冬天休耕的時候,這裡就變成了候鳥的樂園。每年冬天,許多觀察冬候鳥的人都會來這裡,欣賞這些飛來飛去的美麗鳥兒。這片稻田不僅是水稻的生產基地,還是重要的生態棲地。所以,陳碧琳覺得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學習與體驗生態知識的重要場域。
陳碧琳認為,整個宜蘭其實就是一座博物館。他說:「不管是觀鳥、農業,還是自然景觀,都能成為知識學習的場域。但要實現這個願景,需要在地居民和守護者的共同努力,將文化與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實現永續發展。」
蘭陽博物館 誕生與使命
蘭陽博物館於2010年正式開館,但其籌備工作早在17年前就開始了。「整整18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蘭陽博物館。」陳碧琳提到,這段期間,他對博物館與宜蘭發展,一直抱持著強烈的使命感。「隨著北宜高速公路的開通,宜蘭吸引了大量遊客。然而,文化認同與保存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這些年來,我們提出了宜居、宜學、宜遊的新方向。」陳碧琳解釋道。「我們希望宜蘭能成為一個既適合居住、學習,又適合旅遊的地方。」他進一步補充,這個理念目的在促進不同社區間的良性循環,特別是在文化內涵豐富但經濟發展不易的社區。
談到宜蘭的賞鯨旅遊,陳碧琳笑著說:「賞鯨不僅僅是觀光,更是一種學習過程。」開始與遊艇業者合作,將每艘船都打造成移動的「海洋街角館」,讓遊客在賞鯨的過程中,也能學習到豐富的海洋知識。
「為了確定方向,我們還進行了宜蘭家族館設的調查,總共調查了120個館設,並將它們分為六大內涵,觀察不同館設的發展變化。這些數據幫助我們歸納出需要強化和推動的重點方向。」陳碧琳提到。
文化與經濟 平衡發展
陳碧琳說:「我們在推動宜居、宜學、宜遊這些主題時,其實是經過大家討論後,一致認為這三個方向最適合一起推動,所以我們把它們列為優先合作的重點。在爭取中央計畫時,我們的目標也非常清楚。這幾年下來,我們在操作上已經逐漸有了成效,今年更獲得了全國環境教育機關組的特優,這是對我們努力的肯定。」
「作為館長,我的角色就是要確定博物館的定位和方向。我們會與博物館家族的夥伴們,以及館內的同仁們討論宜蘭縣的發展歷程,看看我們現在在哪個階段,未來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我們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農村文化的永續發展和漁村人口的減少,這些都可能對在地文化造成衝擊。」他說。
陳碧琳補充:「我們現在正努力推動文化與經濟的平衡發展。就像我們去日本旅遊,既能感受到優美的環境,也能體驗他們的文化魅力。如果我們能將宜蘭的特色文化精緻化,讓它與當地環境緊密聯繫,那麼來這裡的遊客不僅能欣賞自然美景,還能參與知識傳承,形成一個永續的生態循環。」
未來願景與挑戰
最後,陳碧琳談到了蘭陽博物館的未來。他說:「推動宜蘭縣的博物館發展,最重要的是讓在地文化與經濟結合,朝著永續方向發展。」
在觀光工廠的部分,有些工廠可能一開始與在地文化沒有直接連結,但經過參與後,我們發現其實他們的物產,像是水稻、農特產、鴨子、米等等,都與宜蘭的生產環境有關。我們希望把這些生產系統上下游串聯起來,讓它們變成具有知識性、環境生態永續性的學習內容。
當然,這些目標並不是蘭陽博物館單獨能完成的,陳碧琳說:「我們需要和博物館家族一起推動。蘭陽博物館的定位是作為認識宜蘭的窗口,也是推動宜蘭文化和生態永續發展的發動機。」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讓宜蘭的文化得到永續性的保存,並且能夠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