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航空公司相繼撤出中國
疫情解封以來,外國航空公司往返中國的運力不僅沒有恢復到疫情前,包括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澳洲航空(Qantas
Airways)等公司還陸續從中國市場撤出航班。中國旅行需求低迷、飛機航線成本和地緣政治等因素,是外國航空公司撤出的主要原因。
英國航空公司上週四(8月8日)表示,出於商業原因,將從10月底開始暫停從倫敦飛往北京的航班一年;上個月英航暫停每天兩班倫敦飛往香港航班中的一班,也是為期一年。
根據路透社分析的Cirium航班時刻表數據,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和中國國際航空在內的中國航空公司7月營運的國際航班數量,已經達到2019年7月的90%。相比之下,外國航空公司僅運作了疫情前60%的航班,表明外國航空公司正在從中國市場撤出。
英國維珍航空(Virgin Atlantic)7月表示,由於飛行時間延長,將從10月底開始無限期取消倫敦-上海航線。亞洲的汶萊王家航空(Royal Brunei Airlines)從10月起暫停每週兩次飛往北京的航班,原因是「市場狀況」問題。
5月澳航表示,鑑於中國旅行需求低迷,將從7月28日起暫停飛往上海的航班。但從10月下旬開設新航線,由布里斯本直飛馬尼拉,同時增加飛往新加坡的航班。
目前,墨西哥和中國之間唯一的直飛航班來自中國航空公司,因為墨西哥航空公司在疫情後沒有恢復航線。
中國航空公司運力過剩
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執行長史波(Carsten Spohr)此前表示,該集團在亞洲的營運疲軟並非源於缺乏經濟機會,而是因為「中國航空公司提供的運力過剩」。
8月2日,英國航空數據公司OAG數據顯示,美中之間7月航班的頻率僅為2019年7月的23.6%,載客率僅為五年前的25%。
中西航班飛行成本落差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中國航空公司繼續途經俄羅斯領空飛往歐洲和北美,這個北部航線路途較短。相比之下,歐、美航空公司已被俄羅斯政府或本國政府禁止進入俄羅斯領空,或出於安全考慮選擇不飛越俄國領空。
路透社報導,OAG高級分析師葛蘭特(John Grant)表示:「通常中國航空公司的成本比其國際競爭對手低30%以上。」
根據航班追蹤器Flightradar24的數據,英國航空每週四天的北京-倫敦航班,比中國南航去年開通的同一條航線每日航班,飛行時間長約2個半小時。
4月11日,美國航空運輸協會(Airlines for America)和主要航空工會敦促拜登政府暫停批准中美之間增加航班,理由是「中國(共)政府持續實施反競爭政策」。
路透社報導,代表美國航空、聯合航空、達美航空等公司和工會的美國航空運輸協會,在一封致美國運輸部和國務院的信中提到,「中國航空公司透過繼續進入俄羅斯領空而獲得優勢,而美國航空公司則在2022年3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被禁飛俄羅斯領空。」
地緣政治因素
一些往返中國的航班因地緣政治問題而受阻。由於邊界爭端,疫情爆發後,印度和中國之間客運航班根本沒有恢復。
另外,2020年雙邊航空服務協議暫停後,中、美之間航班數量約為2019年的1/5。Cirium數據顯示,兩國之間的航班授權逐漸增加,但美國航空公司每週僅營運35個往返航班,而獲准的50個航班中,中國航空公司每週的往返航班數量已增至49個。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上個月表示,由於對中國的旅行需求「大幅」下降,公司已將運力重新分配給亞太的其他地區。
澳洲研究諮詢公司亞太航空中心(CAPA)5月23日的分析報導說,2019年,美國是中國第六大國際運力來源,但在2024年,美國已下滑至第13位。雖然所有前15個國際市場都低於疫情前的水準,但最大缺口是美國市場。
中國經濟疲軟
自中共解除與疫情相關的限制以來,中國的國際客流量雖然在成長,但由於經濟不景氣導致中國人轉向國內旅行,中國的復甦速度比其他國家慢。Cirium數據顯示,7月,中國出發的航班數量比2019年同期減少23%。
《南華早報》8月5日報導,舊金山大學亞太商業研究與創新中心常駐執行長季愷文(Ker Gibbs)表示,美國年輕人認為中國就業機會很少,而中國遊客在美國旅遊方面也缺乏資金。他說:「通常會考慮出國度假的中國人並不覺得自己富裕,讓他們不願意花錢進行長途旅行。」
季愷文補充,由於美、中投資者擔心對方可能反對他們的投資,商務旅行有所減少。
不僅是美國,外國人訪中旅遊人數遠不如從前。今年5月,BBC中文網報導,外國人前往中國旅遊的人數,只有2019年疫情前的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