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採購紅雀二型無人機 審計部質疑任務需求有落差
為強化偵蒐能力,海軍陸戰隊採購「紅雀二型」無人飛行載具,不過審計部在最新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中提到,紅雀二型缺乏目標定位功能、酬載之可光鏡頭及紅外線鏡頭無法同時使用和即時切換影像,不利目標判讀,導致實際運用效果和原規劃任務需求出現差異。
審計部報告提到,海軍司令部為強化日、夜間情蒐能力,在2016年度以4650萬元籌購5套紅雀二型無人飛行載具,每套含1組導控站、6架無人機和3架備份機,分別配賦陸戰旅、兩棲偵搜大隊和烏坵守備大隊等單位。
不過審計部發現,海軍紅雀二型無人機從2016年接收使用至今多年,但受限於原開發技術限制,缺乏目標定位功能、酬載之可光鏡頭及紅外線鏡頭無法同時使用和即時切換影像,不利目標判讀,導致實際運用效果和原規劃任務需求出現差異。
審計部表示,海軍執行紅雀二型無人機基礎飛行訓練,是直接運用現役無人機執行訓練,無練習用機以供訓練之用,導致經常發生因學員操作經驗不足而毀損的狀況。
對於審計部提出的疑問,海軍司令部回覆說,已將目標定位、紅外線和可見光等作戰需求,以及模擬機功能和訓練機等項目,納入「紅雀三型」無人機的建案規劃。
另外,陸軍針對旅級以下作戰部隊的偵蒐能力,以7億7843萬元委託中科院生產50套「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到2023年8月為止,已經接裝32套。
審計部表示,經陸軍部隊實際運用發現,戰術型無人飛行載具偶有情資平台畫面不流暢、無人機操作反應延遲、訊號異常、炎熱天候,會降低實際可飛航時數等情況。
同時,陸軍無人機組還有25%組員未取得無人機操作手資格,其中50%為主管幹部,另有部分人員雖然已取得無人機資格,但複訓時數未達規定標準。
對於監察院提出的質疑,陸軍方面回應已定期檢討戰術型無人飛行載具的使用效益,裝備運用問題已請中科院協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