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TikTok大量虛假訊息 兒童受害大

因存在侵犯兒童隱私等問題,美國司法部將對隸屬於北京字節跳動的TikTok提起訴訟。(Joe Raedle/Getty Images)
因存在侵犯兒童隱私等問題,美國司法部將對隸屬於北京字節跳動的TikTok提起訴訟。(Joe Raedle/Getty Images)

【記者呈工、寧芯/報導】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日前完成了對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潛在違規行為的調查,認為被告正在違反或即將違反法律,訴訟符合公眾利益,並於6月25日將此案提交給司法部。司法部計畫將對TikTok提起訴訟,重點將指控其侵犯兒童隱私權。

去年4月,英國因TikTok違反資料保護法,包括未經父母同意使用13歲以下兒童的個人資訊,對其處以1,270萬英鎊的罰款。去年9月,歐盟也因TikTok洩漏兒童數據,對其實施了3.45億歐元的重罰。

數據安全被認為是TikTok存在的最大潛在風險。此前英國及歐盟都從保護兒童隱私方面對其進行責罰,美國也將主要以「侵犯兒童隱私權」對其提起訴訟。

對此,前北京律師、民陣加拿大主席賴建平對《大紀元》表示,「美國司法部之所以選擇侵犯兒童隱私的罪名對其進行指控,是為了更有效地打擊TikTok。」

他解釋說,TikTok對公眾的個人訊息安全所造成的危險,更多的是體現在中國總公司內部的後台管理方面,而不在於TikTok播放的訊息本身,因此很難證明。如果是洩露個人資訊,證明起來會更困難。

但是,對兒童隱私的侵害主要是體現在內容本身,容易證明,更容易說服法官判決指控成立。而且,對兒童隱私保護的力度與對普通民眾的訊息保護力度也不一樣,因為幾乎所有國家,對兒童、婦女的法律保護會比對普通人更加嚴格。

NHK獨家驗證:TikTok存在大量虛假訊息

TikTok在日本同樣因出現各種問題而引起質疑與關注。

基於此,日本放送協會(NHK)以TikTok影片內容的真實性為焦點,對其影片(日語版)進行了獨家調查。結果顯示,其內容含有大量錯誤情報、虛假訊息;而這些影片的總瀏覽量至少超過3億次。

據日本政府總務省的2023年情報通訊現狀報告,TikTok在日本擁有1,700萬月活躍用戶,用戶數和使用率均為日本第六大社交媒體。使用率最高的年齡層為10至19歲青少年,達62.4%。

NHK以瀏覽量10萬次以上的影片為對象進行調查,發現至少有170個影片存在虛假情報、無根據情報問題;瀏覽量100萬次以上的影片中有93個。

例如,「某防曬霜含致癌物質,歐美禁止使用」,瀏覽量789萬次;「因個人號碼強制綁定而導致資產洩漏給政府」,瀏覽量393萬次;「著名的某某,因流產緊急送醫」,瀏覽量370萬次。甚至有影片稱,日本新紙幣發行後,舊紙幣將不能使用,儲蓄被封。該影片的瀏覽量為185萬次。

截至6月20日,瀏覽量10萬次以上的投稿中,健康醫療類的虛假訊息最多,占35%;陰謀論占27%;金錢商業占18%;科技占16%;國際形勢與外國人占15%;災害占15%;文體占12%;政治占12%;此外為食品、歷史、美容及其它。

針對這些虛假訊息,NHK在TikTok上舉報了42次,而被認定違反指導方針的只有2起。

此外,NHK還向TikTok提出質疑:由於相同內容的推薦影片連續顯示,恐使用戶難以從不同角度注意到其它資訊,很容易陷入「過濾氣泡」(又稱同溫層、訊息繭房)。對此,TikTok稱「推薦」正在採取措施。

東京大學副教授澁谷遊野(Yuya Shibuya)對NHK表示,TikTok是一個「適應個性」很強的平台,會反覆推薦符合每個人興趣的類似影片,反覆觀看,會受其影響。

她還指出,年輕一代長期處於「過濾泡沫」中,存在接觸不確切訊息而不知的風險,需要採取切實措施,避免產生中長期影響。TikTok需要公開第三方可以驗證的相關情報。

賴建平表示,TikTok上面有很多陰謀論、虛假訊息、謠言,一些人偽造很多不實消息在網上傳播;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操控政治的作用,如美國的各級選舉。在這上面可以做很多文章,這裡的操作空間很大。TikTok存在政治安全問題,其實是對一國政治的威脅。

拜登簽行政令 國會立法保護數據安全

拜登總統今年2月28日簽發了一項行政命令,以保護美國人的敏感個人數據不被受關切國家濫用。白宮表示,該行政命令是美國總統迄今為保護美國公民數據安全所採取的最重要的一項行政行動。

總統行政命令授權司法部長,防止美國人的個人數據被大規模轉移到受關切國家,並採取保障措施,以阻止相關國家可能獲取美國人的敏感數據的其他活動。

重點保護美國人最私密和最敏感的個人訊息包括:基因組數據、生物特徵數據、個人健康數據、地理位置數據、財務數據和某些類別的個人身分訊息。

行政令指出,行為不軌者可利用這些數據跟蹤美國人(包括軍事人員),窺探他們的個人生活,並將這些數據傳給其他數據經紀人和外國情報機構。這些數據可能導致侵入性監視、詐騙、勒索和其他侵犯隱私的行為。

美國人的數據可能落入外國情報部門、軍隊或外國政府控制的公司手中,而從帶來巨大的隱私、反間諜、勒索和國家安全風險。

此外,拜登總統還敦促國會通過保護隱私立法,尤其是保護兒童安全的立法。

3月2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4票對0票全體一致通過了旨在防止外國對手國家通獲取美國人敏感數據的法案《保護美國人數據免受外國對手侵害法案》(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4月24日,該法案在參議院以79票對18票正式通過。

隨後,拜登總統簽字批准了該法案。該法案規定,字節跳動將不得不在2025年1月19日前剝離TikTok,將其出售給非中國公司,否則必須停止美國境內業務。

美國司法部6月20日發表聲明中指出,中共現行國家安全法規定,如果受到中共要求,中國企業有義務與中共情報部門分享它們所擁有的訊息;專制國家的威脅是能將技術(如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和軟件)武器化,用來對付美國。

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數據,美國大約有1.7億人每天至少1小時瀏覽TikTok,六成是青少年。

TikTok與字節跳動的關係

TikTok雖然由位於洛杉磯和新加坡的公司運營,但並非獨立實體,實質歸屬字節跳動。因此,美國擔心TikTok的數據是否會被中共獲取。

去年,一名字節跳動的前員工指控:中共政府於2018年查看了TikTok的用戶數據,用以監視香港的民主抗議者。

TikTok的首席執行官周受資,一年內兩次接受美國國會質詢,他試圖淡化該應用程序以及他個人與中共當局的聯繫。

然而,TikTok的11名前員工證實,TikTok仍與母公司字節跳動保持聯繫。其中,擔任高級數據分析師的特納(Evan Turner)披露,受聘後,他要向北京字節跳動的一名高級主管報告工作;TikTok幾乎每隔14天就會要求他將包括數十萬美國用戶的資訊(包括美國用戶的姓名、電郵地址、IP地址,以及地理、人口統計等),發送給北京的字節跳動。

此外,其他前員工還證實,TikTok與字節跳動共享Lark軟件,而該軟件由字節跳動負責經營,北京可以看到TikTok員工有關美國使用者資料等內容的討論。而另一個與字節跳動共享的服務是Seal,但TikTok美國員工完全不知道該軟件如何運作。

賴建平表示,TikTok對個人訊息的傷害是非常明顯的。在中國國內的後門,可以了解每一個用戶的各方面訊息、偏好、網上活動。很容易通過大數據、算法,去分析出這些人的背景,甚至可以通過一些工具侵入到他們個人的銀行帳戶,對他們的經濟安全,及其它安全都會帶來很大影響。個人的訊息被掌握了,就可能造成很多延伸侵害。

TikTok給兒童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於TikTok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尤其是給兒童帶來的負面影響,廣泛受到世界關注。去年3月23日,在美國眾議院舉行的關於TikTok的聽證會上,議員們除了中共的影響力之外,也十分關注給青少年帶來的精神危害。

眾議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羅傑斯(Cathy McMorris Rodgers)說,她剛在TikTok上申請帳號,幾分鐘後就自動被推送來了「自殘」與「飲食失調」的相關影片,她還看到鼓勵用戶參加「挑戰」的影片。這些將導致青少年的性命處於危險之中。

此外,據企業究責組織Eko統計顯示,TikTok上含自殺內容關鍵字標籤已累計超過100萬個影片,觀看次數累計超過88億。

另據皮尤民調數據,美國13至17歲青少年中,有67%的孩子使用TikTok,其中16%的青少年表示:幾乎時時刻刻都在使用TikTok。

共和黨議員拉塔(Bob Latta)在聽證會上表示,一名10歲女童因加入TikTok上的「斷片挑戰」(blackout challenge),窒息而死;16歲少年受到TikTok自動推送的自殘影片影響,臥軌自殺身亡。

賴建平表示,青少年沒有分辨能力,TikTok卻向他們不斷灌輸很多虛假信息,很多陰謀論,去影響青少年。TikTok通過這樣的操作,對整個西方世界,特別是年輕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很容易造成顛覆性影響。

延伸閱讀
美國制裁下 TikTok被曝將大規模裁員
2024年05月23日 | 1個月前
2900億美國資金 涉投資字節跳動
2024年05月09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