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150週年 周春米:反思歷史讓愛與和平永存
今年是牡丹社事件發生150週年,屏東縣政府5月22日起啟動系列紀念活動;縣長周春米21日表示,希望透過活動回顧歷史事件,了解屏東與世界的連結,更反思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在歷史洪流中追求和平,勇敢向前走。
屏東縣府21日邀請牡丹鄉長潘壯志、部落族人代表的牡丹國小主任高加馨說明牡丹社事件紀念活動意義,在高士部落靈媒張順枝祈福儀式及高士古謠傳唱隊悠揚的傳統歌謠聲中,遙想當年。
周春米表示,150年前的牡丹社事件是屏東與世界連結重要的歷史節點,當年因為不同民族、語言與文化形成的隔閡,造成了傷痕,時至今日,痕跡已轉化成力量和勇氣,也讓彼此的後代子孫學會如何去相互理解與包容,共同守護愛與和平。
周春米說,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事件,美國駐福爾摩沙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原住民協議「南岬之盟」和平協定;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遭遇船難漂流到恆春半島八瑤灣,因為誤解發生八瑤灣事件,進而導致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屏東當時做為世界認識台灣的入口,雖因語言、文化隔閡而產生衝突誤解及歷史傷痕。周春米認為,誠實面對歷史,了解事件真相,擁抱與接納彼此,才能繼續往前走。
周春米指出,牡丹鄉公所2005年遠赴日本沖繩縣宮古島市,向琉球遺族表達善意、尋求和平,2007年與宮古島分別在牡丹鄉「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及宮古島「釜峰公園」立下「愛與和平」的紀念碑石,碑石基上有雙方共飲連杯酒的石像,希望喚醒世人對歷史事件的理解與重視,化解過去的傷痛,讓愛與和平永存。
高加馨說,希望重新找回牡丹社事件的歷史記憶,緬懷先人英勇抗戰的精神,讓後代子孫可以學習祖先捍衛家園的堅韌意志外,更期許未來不同民族之間都能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縣府表示,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主視覺,以「PEACE/和平」及「Marasudj/團結合作」為核心,主視覺元素皆取材自排灣族圖騰、石門天險地形地貌及族語,祈願天地無烽火,願永世皆太平。22日起舉辦的系列紀念活動,包括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牌、傳統競技活動、風域祭、國際交流講座、小旅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