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住民子女飲食失序比率高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25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新住民子女的飲食失序情況,比率高於本國青少年。(記者賴玟茹/攝影)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25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新住民子女的飲食失序情況,比率高於本國青少年。(記者賴玟茹/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25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新住民子女的飲食失序情況,比例高於本國青少年,評估可能原因,為跨國家庭健康識能不同、社會認同需求不同,及新住民急於融入社會導致。

飲食失序(Disordered Eating)意指過重與肥胖體位,容易引發頻繁的節食或禁食與暴食循環、進食的內疚感、對身體形象過度關注與曲解,或是過度運動等異常飲食行為。

為釐清台灣新住民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在飲食失序行為的差異,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陳端容團隊在2019年3月至6月間,於新北市3所國中37個班級,收集共729名13至16歲國中生資料進行分析,經問卷調查發現,新住民子女的飲食失序比例為16.85%,一般青少年9.62%,有明顯差異。

研究顯示,新住民青少年的異常飲食行為傾向高於一般青少年。陳端容表示,新住民青少年對身體形象的扭曲,可能引發情緒困擾和異常飲食行為,與國際文獻相符,另過重肥胖青少年因為體重嘲弄及伴隨的情緒困擾會增加異常飲食行為的風險。

對於造成此項情境,陳端容評估有三大原因,首先是「健康識能可能不同」,新住民媽媽對孩子的肥胖健康風險可能持較寬鬆態度;第2則是社會認同需求強度不同,對同儕嘲弄的易感性不同;還有急於融入「瘦=美;瘦=健康」主流文化的「文化涵化」壓力,可能增加新住民子女對身體意象的過度修正(overcorrection)。

陳端容說,新住民家庭處於社會經濟相對弱勢,文化適應問題是否使新住民子女承受身心健康問題未有定論,不過如何減少家庭、學校和社會對肥胖的偏見和歧視尤為重要。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夏曉鵑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符合其對移民家庭的觀察,特別是東南亞的新住民,相關歧視已落實在生活中,包括家族成員及同儕,霸凌的情況相當嚴重,這項研究顯示,新住民對生活、說話口音等焦慮表現,就是以「飲食失序」的方式表現。

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書森表示,這項研究的重要發現,是顯示導致「飲食失序」的可能原因,不只是肥胖等身體現象,而是包括父母、同儕同學,及自己對於體重的負面看法,甚至相應取笑這個行為,所導致的情緒困擾,產生飲食失序的行為。

張書森說,研究提醒大眾更應注意,整體社會環境對於體重、身體形象,健康飲食,及運動支持的態度,且當今網路社群媒體上面的資訊,有很多是聚焦在體重或過重等議題上,進而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延伸閱讀
新住民子女大專生創新高 5年增近3倍
2024年02月04日 | 10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