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條件交換」教養幼兒 人本:只有短期效果
近期多起兒虐事件,讓如何處理幼兒行為,受到社會關注,人本教育基金會24日公布幼兒教養問卷結果,有近六成家長採用「條件交換」,如吃完飯就可以玩等方式處理幼兒行為。人本表示,有短期效果,但無法真正讓小孩學會對該行為有所認知進而努力去做。
1998年起源於美國的「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近,其核心精神是「邀請你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人本教育基金會表示,推動該活動已逾19年,今年主題為「保護小孩人人有責」,並聚焦於幼兒(未滿6歲)的家長教養處境。
為了解幼兒家長處境,基金會公布今年幼兒教養問卷結果,從2006份回覆問卷中可以發現,有59.2%的家長會採用條件交換的方式,處理幼兒的行為狀況,例如,你現在先把飯吃完,等下給你看電視;其次為獎勵集點方式;再來則是用不講故事或減少3C時間等剝奪或取消權利的方式,只有16.1%的家長會用手或工具打小孩。
基金會認為,相較於以往,現在父母對於不打小孩已有很大共識,但仍缺乏較具教育意義的教養方法。位居前三名的條件交換、獎勵集點及剝奪或取消權利都是用實際利益去誘使孩子的行為,這或許能有短期效果,但無法真正讓小孩對該學會的行為有所認知而願意努力去做。
台師大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副教授吳志文表示,許多爸爸看到孩子與媽媽發生衝突,就急著出聲喝斥或責罵,那樣是提油救火。他建議,父母應合作,安撫伴侶同時安撫孩子,先幫助孩子冷靜下來,透過聆聽來了解原因,要治本而不是治標。
基金會表示,衛福部2022年兒少保護個案統計資料顯示,施虐者本身因素中,最多是缺乏親職教育知識,占為42.3%。因此,政府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提供家長完善且易於使用的親職教育資源及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