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五分車之旅 見證「活的」文化資產
在雲林縣虎尾這座經典小鎮裡,有一條獨特的文化路徑,引領遊客穿越時光,探索臺灣糖業的深厚底蘊。這是一場甜蜜蜜的追五分車之旅,請跟著本文的腳步,一起認識百年臺灣糖業的前世今生,見證「活的產業文化資產」。
台糖公司在臺灣是一家老字號的國營企業,是許多家庭賴以維生的經濟支柱,更是伴隨許多長輩成長的回憶。本篇主角「虎尾糖廠」創設於1906年,是臺灣現存唯二本土還在製糖的糖廠,更是全臺唯一仍以五分車載運甘蔗原料的糖廠。
園區內古蹟建物林立,其中1916年建立的廠長宿舍、第一公差宿舍與第三公差宿舍已指定為縣定古蹟;「虎尾驛」(建於1907年)與台糖舊診所及理髮廳(建於1936年)則是列為歷史建築。
虎尾糖廠的甘蔗壓榨量,砂糖生產銷售,副產品酒精加工等均是臺灣製糖業翹楚,曾有「東洋第一」美稱,鼎盛時期,虎尾更被稱作「糖都」,每年12月~隔年3月底的製糖期,經常可見運蔗車在市區道路來往穿梭,可謂「活的產業文化資產」。
啟程探索糖廠文化底蘊
由台灣公益CEO協會攜手雲林記憶Cool與雲林縣政府共同推出「甜蜜蜜、追火車」系列遊程。透過深度旅遊體驗,認識虎尾糖廠和臺灣糖業發展,並行銷虎尾糖廠精研生產的「虎尾糖」。
旅程首站,從虎尾糖廠這座百年運作迄今的製糖廠啟程,活動參與者深入糖廠,親眼目睹製糖的全過程,從採集甘蔗後,由五分車運送至秤量所過磅後,送到儲蔗場進行四重壓榨,將蔗汁與蔗渣分離,並將蔗渣當燃料倒進鍋爐燃燒,提供廠房發電,充分利用農廢。
蔗汁部分,必須經過多重加熱、加灰沉澱雜質,再將「清淨汁」蒸發加熱,濃縮至65%錘度的糖漿,最後送到結晶室煮成糖膏,透過分蜜機脫水留下顆粒砂糖,過篩後,自動填裝到大型塑膠編織袋(類似麵粉袋、飼料袋)裡。
遊客體驗蔗糖製造全過程,不禁發出深深的讚歎,與時俱進的製糖技術,見證臺灣製糖業的光輝成就。
沿鐵軌追五分車足跡
遊客踏著電動腳踏車,沿著五分車的舊鐵軌探索虎尾迷人風光,從後壁寮站到北溪厝站,每一站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故事,如蠟筆工廠、眷村遺跡等,隨著旅人的腳步,糖業風貌一一呈現。
騎單車循五分車軌跡前行,原本鐵軌有三條,一條北港線,一條是西螺線,一個則是馬光厝線,如今只剩下唯一的馬光厝線。不過,隨著時代進步,「這裡也出現『三鐵共構』景象,那就是高鐵、五分車和腳踏車」,林淑娥幽默地說。
「馬公厝線」沿線仍保存許多日治時期遺存的糖鐵相關設施,蠟筆工廠舊址、北溪厝站候車亭、 全臺灣保留面積最大的農村型眷村「建國眷村文創園區」,以及九番裝車場的日治時代轉轍器,用途為轉換道岔或鎖閉道岔的方向。
林淑娥表示,「幸運的話看到五分車頭倒推空車箱,以及載甘蔗的貨車來的時候,怎麼樣把甘蔗倒到五分車空的車廂裡面,再還有二列五分車會車的部分,也會看到很多轉轍器,仍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痕跡。所以我們不會說它是一個文化的遺產,我們會說:它是一個活生生的糖業文化資產。」
日籍奶奶尋根 追憶兒時甜蜜
林淑娥分享一位84歲的「灣生」日籍老奶奶宣子返臺尋根的故事。她說,宣子不清楚老家詳細地址,記憶中總能聞到濃濃的糖香,推測老家就在虎尾糖廠附近,於是在糖廠廠長蘇建元協助下,宣子終於找到位於虎尾林森路上的故居。
把臺灣當故鄉的宣子奶奶回憶起4歲時,因為二戰時日本戰敗,宣子跟著家人遷回日本,出現身份認同矛盾的她,有一段時間都感到很孤獨,「我非常想念臺灣」,宣子說。
為了排解「思鄉」之愁,宣子的媽媽離開前,帶了兩斤砂糖回日本,每當宣子不開心時,媽媽就餵她一口糖,年幼的宣子一邊吃、一邊掉淚,「那是非常甜蜜的眼淚......。」林淑娥轉述。
文化之旅的新里程
每年12月至隔年3月是虎尾糖廠製糖時期,雲林縣政府連續第4年推出「追五分車甜蜜蜜」季節限定的糖業文化之旅。遊客能夜宿歷史建物「糖廠第三公差宿舍」,沉浸式體驗臺灣糖業深厚底蘊。林淑娥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認識、珍惜雲林的糖業文化,並啟發年輕一代參與文創創業,繼續營造雲林的獨特魅力。
季節限定兩天一日遊程參考:
▇ 第一天 《走讀虎尾》 虎尾糖廠酒精槽→製糖廠→同心公園→漫步虎尾糖廠舊宿舍群→虎尾糖廠第三公差宿舍用餐→虎尾糖食驗所誠食餐桌;晚上→虎尾溪及虎尾鐵橋欣賞夜景 。
▇ 第二天 《追五分車》 踏上可愛的單車出發!踩風路線:中山路鐵枝路腳→北溪厝招呼站(剪紙藝術村→改良場招呼站(蠟筆工廠)→九號裝車場(折返)→雙鐵交會(雙鐵同框地標)→建國眷村→嘉南大圳。
另推薦糖廠附近隨意散步路線:虎尾文化聚落(涌翠閣、八角水塔、誠品書店(合同廳舍)、雲林布袋戲館(虎尾郡役所)、雲林故事館(虎尾郡守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