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了怎知道? 地震儀特展百年文物說故事

「威赫氏地震儀」在1930年代普遍使用。(科工館提供)
「威赫氏地震儀」在1930年代普遍使用。(科工館提供)

【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平均每年有感地震多達二百次以上。但在從前沒有手機簡訊通知的年代,大家是怎能知道地震來了呢?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推出「地震來了怎知道—地震儀特展」,集結1930年代迄今、百年以來11 台地震儀,並搭配時間圖表,說明每個年代臺灣發生的地震,帶領民眾認識台灣百年地震史。

每個地震儀並搭配時間圖表,說明每個年代臺灣發生的地震。每個地震儀並搭配時間圖表,說明每個年代臺灣發生的地震。(科工館提供)

這次特展展出的11台地震儀館藏文物,由中央氣象署所捐贈,透過博物館的專業維護,這批古老的機械儀器日前修復完成,重現當年實際運作的樣態,見證科技文物量測形式變遷的歷史。

在開展現場,科工館特別演示了1930年代普遍使用、也是當年觀測地震的主力「威赫氏地震儀」,利用輕巧細緻的探針在煙燻紙筒上記錄地震震波的變化;此外,臺灣服役最長的地震儀:「大森式水平地震儀」,曾是 1906年梅山大地震的大功臣,也在特展中現身。其他如「石本式加速度地震儀」、「樋口式一倍強震儀」、「ANP WWSSN標準地震站地震儀」、「59型短週期電磁式地震儀」等,它們在百年來見證了新竹台中地震(1935)、中埔地震(1942)、新化地震(1946)、白河地震(1964)、瑞穗地震(1972)、921集集地震(1999)等大大小小的有感地震。 

健行科技大學副教授鄭世楠解說臺灣百年地震儀史。健行科技大學副教授鄭世楠解說臺灣百年地震儀史。(科工館提供)

臺灣在日治時期1897年於臺北測候所設置第一台地震儀,之後逐漸在全臺各測候所內設置地震觀測站,從最早利用重捶、彈簧、煙燻紙桶等機械構件的機械式地震儀,隨著科技進步,已演進到線圈感應訊號的電磁式地震儀,目前更是配合衛星做更精準及即時的觀測與紀錄,讓民眾最快速獲得最可靠的資訊。

這次展覽另有地震偵測時壓縮的P波(縱波)與搖擺的S波(橫波)的體驗裝置,以及修復過程中的結構零件展示,是一檔與民眾最切身、最具臨場感,也具有地震教育意義的科普文物特展。 

《地震來了怎知道—地震儀特展》展期:2024年3月7日至8月31日;地點:科工館北館 B1F開放式典藏庫。◇

延伸閱讀
【研究】月球正在縮小 或引發月震
2024年02月01日 | 9個月前
一張地圖揭美國地震危險區
2024年01月22日 | 10個月前
華麗高雅600年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2024年01月19日 | 10個月前
報告:去年全球天災財損逾7兆
2024年01月10日 | 10個月前
YOSHIKI捐款賑日震災 盼擴大良性影響
2024年01月05日 | 10個月前
內蒙古出現「七彩極光」引熱議
2023年12月29日 | 10個月前
甘肅地震災區 傳拒外部救援
2023年12月20日 | 11個月前
甘肅積6.2地震 已逾百人罹難
2023年12月19日 | 1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