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的台灣 學者籲將青年基本法列為目標

學者18日指出,新國會開議後應將《青年基本法》設為不分黨派的共同目標。圖為示意圖。(中央社)
學者18日指出,新國會開議後應將《青年基本法》設為不分黨派的共同目標。圖為示意圖。(中央社)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

台灣公共策益等多個團體17日晚上舉行Y’s Day「週三青年日」,主題為「激情之後,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與會者指出,新國會開議後應將「青年基本法」設為不分黨派的共同目標,且未來中共會精準挑選代理人,臺灣應建立對中國的識讀教育。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指出,由於國會選舉的結果是三黨不過半,使未來行政與立法的互動,還有各政黨間的競合關係,將影響臺灣未來發展;新國會開議後,應重視青年面臨的問題,將推動「青年基本法」設定為不分黨派共同目標。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提到,小黨最大的困境是容易被大黨吸收,未來能否長期延續取決於政策主張。而少數政府不是國際特例,反而是國際常態,另一種情況是聯合政府,重點是行政權的運作,應避免行政權癱瘓。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選後臺灣經濟面臨世界性通膨問題,青年失業率可能會居高不下,全世界都在發生重大變化與調整,臺灣青年會面臨更多國家年輕人的競爭,維持競爭力很重要,不能只看到中國,要有更好的世界觀。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指出,年輕人較支持第三勢力,是源於對生活的無力感以及世代間的斷裂。臺灣有外敵中共,無法進行完整的內政討論,但年輕人除了希望維持臺灣本土認同外,對於內政議題也希望政府能夠重視。

他強調,未來四年,臺灣內外都有高度壓力要面對,內部有世代問題,除了執政黨,青年也責無旁貸,需要重拾不同世代間的溝通,且不帶特定立場。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面對其他國家的產業升級與全球布局,臺灣應提前布局、超前因應。政府有責任對年輕人的困境感同身受,避免口號治國,青年主流化的聲音也要被主流政黨聽見。

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指出,諾魯與臺灣斷交,是中共在測試新總統與部分政黨的反應。未來中共會精準交流、挑選代理人,關注臺灣各政黨的立場與內部路線之爭,臺灣應建立對中國的識讀教育。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認為,即便與民主國家加強同盟與軍事是全民共識,但部分政黨仍存在反美親中立場,且民進黨沒有獲得太高選票,主要是選民不知道部分政黨親中態度,且國防外交離大家太遠,不了解美中競爭的影響。

延伸閱讀
IU、SUPER JUNIOR 巡迴演唱會將訪臺
2024年01月17日 | 11個月前
美資深代表團選後訪臺 深化臺美合作
2024年01月15日 | 11個月前
駁作票謠言 李進勇:若有立刻下臺
2024年01月15日 | 11個月前
學者立委落選 恐成問政隱憂
2024年01月14日 | 11個月前
韓企被控供臺潛艦技術 判決翻盤
2024年01月14日 | 1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