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教機未納建案 漢翔:航空人才恐流失
漢翔航空公司8日表示,國防部以2023年預算排擠問題,以及初級教練機獲得還有時間裕度,啟動過早為由,未將初教機案納入建案流程,恐重蹈航空設計人才流失國外,全機設計能量散失的慘痛教訓。漢翔爭取「初級教練機」自研自製,除可創造390億元產值,還能將自製率提升至95%。
空軍於1985年引進49架美製的T-34C初級教練機(已折損9架),考量T-34C已服役多年,不僅未裝設彈射座椅,也面臨消失性商源等問題;多名立法委員近年陸續呼籲汰換,軍方列入評估。
漢翔表示,新式初教機已由中科院及漢翔公司先期投入,完成第一階段設計。若政府能啟動自研自製專案,將可展開第二階段細部設計,三年後首飛,六年量產,符合空軍2033年開始換裝的需求。
漢翔說,新式初教機獲得方式,與勇鷹高教機相同,在成案前面臨自研自製、外購及租賃等方式討論。不論何種方案,必須將至少30年的全壽期維護成本納入考量。自研自製是最能滿足空軍使用效益,最節約國防經費,且促進航空工業發展,符合國家政策推動的最佳選項。
漢翔表示,藉由新式初教機的研製,延續國機國造政策,進一步提升自製率,是邁向下一代戰機最關鍵的一步,當系統件製造及供應鏈體系更臻成熟,就有能力研發下一代戰機。但外購及租賃視同將珍貴的系統權拱手讓人,維修與構改升級處處受制國外,對臺灣發展飛機研製能力毫無幫助,絕非當下臺灣所需。
漢翔說,航空工業能量中斷,重新銜接極為困難,國機國造政策若於勇鷹高教機後停止,國造ADF戰機的遠景恐難有進展。
漢翔表示,目前服役的T-34C初級教練機,使用近40年,面臨汰換,新式初教機自研自製,在我國航空產業發展所扮演之角色,即為帶動飛機高價系統件自製能力,運用F-16維修中心建立的維修能量為基礎,由國內產業全面開發初教機系統件,為發展下一代戰機做準備。未來臺灣品牌高價系統件,將可能打入國際藍海市場,創造下一個產值高峰。
漢翔指出,F-16戰機維修中心預計2024年第一季完成驗證。若無初教機國機國造延續,這些能量無法開發成臺灣品牌系統件以供外銷全球。
漢翔表示,國機國造政策若無延續方案,2017年開始之政策推展,將止步於2026年勇鷹高教機量產結束,重蹈我國航空設計人才流失國外,全機設計能量幾乎散失的慘痛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