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年CPI上漲2.50%高於預期 創15年來次高

對民眾來說,感受較深刻的是購買頻率較高的品項,如水果、肉類、外食等。圖為超市販售的肉類。(中央社)
對民眾來說,感受較深刻的是購買頻率較高的品項,如水果、肉類、外食等。圖為超市販售的肉類。(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

主計總處在5日公布112年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2.50%,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則為2.58%,皆創下15年來次高水準。主計總處坦言,包括外食、房租與娛樂服務等服務類通膨,是推升全年物價的主因,這類通膨有僵固性,房租還沒看到下降趨勢,也是影響今年通膨的因素之一。

單就去年12月的通膨情況,CPI年漲2.71%,增幅較11月收斂,不過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率為2.43%,漲勢仍較11月略微擴大;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則為3.31%,連續5個月下滑。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去年12月CPI年漲2.71%,漲幅連續2個月收斂,主因是冬季天候穩定,蔬菜復耕順利、供給增加、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

核心CPI而言,他說,受到外食、房租、娛樂服務等價格偏高且具有僵固性影響,下降緩慢,且會有短期波動,但中長期來看,漲幅逐季縮小。

全年而言,CPI與核心CPI的成長率數字,都為98年以來次高紀錄。曹志弘說,對民眾而言,感受較深刻的是購買頻率較高的品項,如水果、肉類、外食等,這些項目價格還是居高;按購買頻率別觀察,「每月」至少購買1次者仍上漲4.52%,這也是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依舊深刻的原因。

「這次通膨讓大家感受很深,覺得漲勢很兇的原因,是因為漲勢收斂的速度太慢。」曹志弘說,預估直到第二季,整體CPI漲勢才會降至2%以下。

他說,我國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現在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回落,不論是以新臺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還是內銷品物價指數年增率,都已連續10個月走跌,顯示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減輕,通膨壓力正在趨緩。

核心CPI的部分,他說,已連4季漲幅收斂,但還在2%以上讓大家覺得有壓力,特別是服務類的通膨,受商品價格遞延影響,娛樂消費、外食費與房租的漲幅都較高,而由於疫後需求已消化1年,娛樂消費與外食費漲幅已收斂,只是房租價格還沒看到回落趨勢,這部分仍應密切關注。

對於紅海危機推升運費,是否影響未來產品價格?曹志弘說,近期原油價格還在每桶80美元以內,對國際原物料價格影響不大,至於運費的部分,雖然船公司調漲運價,但還得經過廠商作最終考量,才知道是否會如實反映在物價中。

此外,主計總處5日首度發布高齡家庭CPI,112年高齡家庭CPI年漲2.80%,較全體家庭CPI年增率2.50%略高0.3個百分點,而且從108年至112年,高齡家庭CPI漲幅均高於全體家庭平均值。

曹志弘說明,「高齡家庭」是指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的家庭。最終統計結果發現,近幾年食物類漲幅較高,食物類在高齡家庭占的權重也較大,以及高齡家庭大多需要長照服務或看護協助,近年相關服務價格漲幅較大,而推升高齡家庭CPI。◇

延伸閱讀
11月失業率3.34% 續創23年同月最低
2023年12月22日 | 1年前
颱風致蔬果漲價 10月通膨破3%
2023年11月07日 | 1年前
9月失業率 創23年同期新低
2023年10月23日 | 1年前
颱風入侵 9月通膨率近3%
2023年10月05日 | 1年前
颱風影響 8月通膨創半年新高
2023年09月06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