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笑話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侵犯人權
發生了種族大屠殺的蘇丹放棄了聯合國人權組織「人權理事會」成員的候選,曾多次獲獎的資深媒體人羅賽特(Claudia Rosett)在《國家觀察》(National Review)發表文章說,這倒是一個好消息。蘇丹的退出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聯合國觀察」組織(UN Watch)所領導的非政府運動。在好萊塢明星米婭‧法羅(Mia Farrow)的推動下,「聯合國觀察」最終向西方政府施壓勸說蘇丹放棄爭當候選人,而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才更應該出力。
然而即使沒有蘇丹的加入,對於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人權理事會來說,其本身仍然是一則黑色幽默。正如「聯合國觀察」所提醒我們的:「理事會成員中已經包括了人權狀況極差的中國、古巴、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還有奴隸制的毛利塔尼亞。」(Mauritania)。
而在這些人權狀況不佳的國家,多數都將因任職期滿而在明年的理事會出局。不幸的是,他們已經對今天的人權理事會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如今的人權理事會是2006年在原先的「人權委員會」(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基礎上改組重建的,而之前的委員會在人權問題上已經無可救藥的腐敗了。按理事會規定,理事會成員任期3年,不能連任超過兩次。所以中國、古巴、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如果要進入新一輪任職,之前的一年必須先放棄理事會成員席位。
但是新的人權狀況不佳的國家也將做為接替者。其中影響較大的兩個國家是委內瑞拉和巴基斯坦。「聯合國觀察」為此發起運動,反對委內瑞拉和巴基斯坦參選,並提到:「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必須站出來發聲。」
侵犯人權國家將進入人權理事會
還有一些知名度較低、人權狀況不良的候選國家,例如哈薩克斯坦、衣索比亞、科特迪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加蓬,這些國家被華盛頓自由之家列為「非自由國」(Not Free)。如果這些國家獲准進入理事會,他們將加入人權理事會「非自由國」成員,正如現在的卡塔爾、安哥拉、剛果共和國。
目前看來,這些侵犯人權的國家很可能都會進入理事會。今年11月12日,人權理事會將在紐約進行選舉,屆時一直遭到非自由國家主導的聯合國大會將進行匿名投票。47個人權理事會席位被按地理區域分派。屆時,其中一些地區會宣布他們的候選人,他們往往會進行一些幕後交易,搞定的國家將成為候選人。目前,拉美、非洲、亞太地區國家的候選人提名均未超過席位名額。換句話講,最糟糕的候選人將沒有任何競爭的進入人權理事會。
這些現象卻帶給我們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才是成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所應具有的條件?
條款規定清晰 卻是一纸空文
條款的明文規定很清晰。2006年4月3日達成的一項協議中,聯合國大會規定人權理事會席位向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家開放,所有國家在推選代表時,與那些聲譽良好的國家一樣,要以「候選人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的貢獻」為考慮基點。此外,任何理事會成員如果犯有嚴重的系統性的侵犯人權的罪行,只要到會及投票會員國2/3通過,聯合國大會可以暫停其理事會成員國資格。
這一切聽起相當不錯,可是一旦付諸實踐就成了一紙空文。古巴、俄羅斯、中國、沙特阿拉伯、毛利塔尼亞多年來一直舒適的坐在理事會成員的席位上,從來沒有被叫停過。委內瑞拉和巴基斯坦看起來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已是勝券在握。顯然,人權理事會在很多方面未能進行有效阻止。包括不同形式的鎮壓證詞,如獨裁暴政、限制言論自由、宗教迫害、酷刑、關押異見人士、縱容奴隸制。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2010年利比亞以155票的支持長驅直入人權理事會──超過3/4的聯合國大會成員的背書,決定了利比亞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2011年初,利比亞人民起來反抗卡紮菲暴政時,卡紮菲威脅要象殺死老鼠一樣懲罰反對者,直到此時,聯合國大會才通過投票,叫停了利比亞的人權理事會成員國資格。
即使發生了大屠殺或面臨類似的威脅,聯合國在明確道義立場上總是行動遲緩。今年敘利亞表示有興趣參加競選進入人權理事會。美國和歐盟表示反對,於是此事就被暫時擱置,也許會被擱置到明年。眾所周知,敘利亞的統治者在長期的獨裁暴政中,對自己的人民使用重型武器,造成2萬敘利亞人死亡。
那麼,對於成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究竟應該做何種規定?如今,我們可以理性的推斷出,至少在一些案例中,聯合國試圖把重大的種族滅絕事件作為底線,也僅此而已。獨裁、鎮壓、偏見、奴役卻算不上問題。如果不對理事會進行改革,那麼也許在使公眾更清楚的了解真相方面,聯合國至少要重寫規則,對一切駭人聽聞的事實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