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台灣古早碗盤之美 從碗盤彩繪到歷史的見證

台灣古早碗盤的美麗和故事。(陳南榮提供)
台灣古早碗盤的美麗和故事。(陳南榮提供)

【記者廖儷芬/雲林 報導】

台灣的文化傳統豐富多樣,而其中之一就是台灣早期的碗盤藝術。陳南榮先生,一位擁有超過六十年碗盤收藏歷史的熱衷愛好者,對這些獨特的藝術品充滿了敬意和感慨。他的收藏不僅是對台灣過去生活的回憶,也是對母親勤勞能幹精神的深切感念。

台灣的文化傳統豐富多樣,而其中之一就是台灣早期的碗盤藝術。台灣的文化傳統豐富多樣,而其中之一就是台灣早期的碗盤藝術。(陳南榮提供)
他的收藏不僅是對台灣過去生活的回憶,也是對母親勤勞能幹精神的深切感念。他的收藏不僅是對台灣過去生活的回憶,也是對母親勤勞能幹精神的深切感念。(陳南榮提供)

陳南榮的母親雖然沒有讀書識字,但她在雲林林內的餐廳經營幾十桌的酒席,每次辦宴席都需要備料如雞、鴨、魚、豬蹄膀等,以及數以百計的碗、盤、湯匙、酒杯等餐具。食材大多數來自斗六市的西市場,因此每次宴席結束後,清洗這些餐具成了一項龐大的工作。

陳南榮先生深深懷念母親生前的能力和耐力,因此他決定以行動來紀念她。從小時候洗碗洗到怕,到現在洗台灣早期手繪的碗盤,他充滿著愉悅和感恩之情,保留了許多台灣早期碗盤,在網路上持續發文,向大家展示這些珍貴的藝術品。

台灣碗盤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台灣碗盤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陳南榮提供)
就像一幅獨一無二的畫作。就像一幅獨一無二的畫作。(陳南榮提供)
台灣早期的先民從大陸帶來或在台灣製造的清代素燒澀圈碗盤、青花碗盤、彩繪碗盤等。 日治時代的青花碗盤、彩繪碗盤,多數是當時日本進口或在台灣製造的。 台灣光復初期至後期的台灣古早碗盤,多數是留在台灣的陶瓷藝匠師的製品,以台灣北部的瓷器特色「胭脂紅」為最大特色。

「胭脂紅」是台灣著名的瓷器碗盤製造地,以淺顯透明的粉紅色調為特色,因其呈現的粉紅色調,色彩猶如仕女塗抹朱唇的胭脂,因而得名。台灣古早碗盤的年代跨足清代至1970年,這段時期充滿了臺灣特色的碗盤藝術。

「蝦」代表對客人的謝意。「蝦」代表對客人的謝意。(陳南榮提供)

每一個台灣古早碗盤都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樣貌,無論是富裕人家使用的彩繪碗盤,還是小老百姓使用的粗糙碗盤,都充分展現了當時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這些碗盤的彩繪圖騰都純手工繪製,背後蘊含著對生活的愛和對先民勤儉美德的傳承,融入了各種寓意,如「蝦」代表對客人的謝意,「雞」則勸世要守時,勤勉持家才能「起家」,而「福」字碗盤則勸人凡事要知福惜福。這些圖樣象徵著百年好合、年年有餘,充滿了喜氣洋洋的氛圍。

陳南榮的收藏不僅是藝術的展示,更是對台灣瓷器製造歷史和文化的一次探索。他的收藏品將台灣早期碗盤的美麗和深刻之處呈現給大眾,讓我們重新認識和欣賞台灣古早碗盤的獨特之處。

台灣古早碗盤的美麗和故事。台灣古早碗盤的美麗和故事。(陳南榮提供)
台灣古早碗盤的年代涵蓋從清代至1970年。台灣古早碗盤的年代涵蓋從清代至1970年。(陳南榮提供)
這些碗盤的彩繪圖騰都純手工繪製。(陳南榮提供)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