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陷通縮 10月CPI負成長 PPI連13降
【大紀元2023年11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降0.2%,再度陷入通貨緊縮,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持續下降。這凸顯了中國經濟難以提振內需,進而支撐經濟增長的困境。
中共統計局週四(11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10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跌0.2%,這是繼7月同比下跌0.3%後,再次陷入通縮水平。
除此之外,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降2.6%,這已是連續第13個月下降。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7%。1至10月平均,PPI較去年同期下降3.1%。
今年以來,中國消費成本持續疲軟。消費者價格指數在7月陷入通縮,創下2021年2月以來首次負成長。雖然人民銀行在8月表示,物價將從夏季的低谷中反彈,但最新數據顯示這一判斷過於樂觀。
中共當局原本期盼「十一」長假能帶動內需成長,但旅遊消費不如預期,加上房地產危機與經濟信心不足,難以推動內需,使得下半年物價仍在負成長邊緣徘徊。
數據公布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幾乎沒有變化,報7.2854,自週四開盤以來一直維持在窄幅區間內。中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穩於2.65%。
豬肉是中國消費量最大的肉類,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去年年底,中共結束清零限制後,豬肉生產商增加了供應,希望於需求上升,但反彈沒有達到預期。
10月份,豬肉價格下降30.1% ,影響CPI下降約0.55個百分點。此外,蛋類價格下降5.0% 、鮮菜價格下降3.8% 、水產品價格下降0.5%。總而言之,食品菸酒類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2.1%。
通縮意味著物品價格越來越低廉,可能令消費者延後消費,進而讓經濟受損。此外,通縮亦會衝擊政府債務。儘管債務的名義價值不變,但通縮會令債務的實質價值上升,增加當局還債的難度。
針對中共當局公布的新數據,保銀資產管理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對CNBC說,這表明「中國仍處於通貨緊縮環境。國內需求依然低迷」。
張志偉認為,中國的內需可能要待明年才有機會改善。
投資者現在正密切關注今年11月11日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以衡量中國的消費狀況。不過,分析人士認為購物節的熱情已減弱。
思睿集團(GROW Investment Group)首席經濟學家說洪灝對CNBC說:「我認為今年的雙十一促銷沒有達到預期。」
洪灝說:「自去年以來,人們已不再在雙十一購物節上花很多錢,因此今年將是銷售低迷的一年。」
責任編輯: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