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有戲!看見掌中戲精緻工藝-112年陳錫煌「掌藝薪傳-大師工作坊」成果發表會

相較於現代戲偶多黏貼亮片等現成物,陳錫煌教授的是用傳統的手縫技巧,製作出輕盈、美觀又適合掌中戲演出的工藝品。偶帽作者:蔡崇堯。(蔡崇堯提供)
相較於現代戲偶多黏貼亮片等現成物,陳錫煌教授的是用傳統的手縫技巧,製作出輕盈、美觀又適合掌中戲演出的工藝品。偶帽作者:蔡崇堯。(蔡崇堯提供)

【記者黃捷瑄/臺北報導】
經過半年多的學習,臺灣國寶級掌中戲藝師陳錫煌「掌藝薪傳-大師工作坊」的學員將在2023年10月29日(星期日),在台北霞海城隍廟廟埕舉行成果發表會,屆時不只有精彩演出,還能近距離欣賞戲偶雕刻、衣飾的精緻工藝。

陳錫煌是臺灣唯一獲得「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兩項國家級頭銜的全能藝師。他在台北偶戲館開設前場操偶、後場音樂、工藝製作、雕刻藝術4門課程,迄今邁入第14年。這是臺灣最完整的掌中戲學校,也是掌中戲保存及培育新生代的搖籃。

一年一度的成果展將在2023年10月29日(星期日)下午2~4點,在台北霞海城隍廟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6號)舉行。

屆時前後場學員將演出《扮仙》、《武松打虎》、《哪吒鬧東海》。這三齣戲的角色有男有女,從小孩到老人,從凡人到龍王神仙,還有白猿、老虎的動物穿插其中,考驗表演者對各種姿態的掌握。

除了現場演出之外,工藝班及雕刻班的學員將展示刺繡衣飾、軟巾(偶帽)、拂塵、葵扇,乃至於兵器。相較於現代戲偶多黏貼亮片等現成物,陳錫煌教授的是用傳統的手縫技巧,製作出輕盈、美觀又適合掌中戲演出的工藝品。

指導工藝班的曾寶玉是陳錫煌的得意門生之一。在幼教界工作的曾寶玉一次參加偶戲研習,被小旦婀娜多姿的身段還有傳統、古典的造形吸引了,問起「這個偶是你們刻的嗎?」 、「衣服怎麼做的?」獲悉煌師在台北偶戲館開課後,曾寶玉便一頭栽進了傳統工藝的世界。

小旦鳳袍。作者:曾寶玉。小旦鳳袍。作者:曾寶玉。(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提供)

曾寶玉說,「傳統的藝術很美,在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難看到了,很可惜,希望透過這個課程,把這門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曾寶玉的刺繡華麗嚴謹,她能從已經形式化,失去意義的線條中,重新賦予傳統圖騰新的生命。「即使是背面也看不到打結、線頭」,這是她對作品的要求,也是煌師最稱讚她的地方。在成果展上,曾寶玉將現場示範立體繡技法。

曾寶玉的刺繡華麗嚴謹,她能從已經形式化,失去意義的線條中,重新賦予傳統圖騰新的生命,這頂帽子是曾寶玉的原創作品。曾寶玉的刺繡華麗嚴謹,她能從已經形式化,失去意義的線條中,重新賦予傳統圖騰新的生命,這頂帽子是曾寶玉的原創作品。(曾寶玉提供)


偶衣的刺繡跟神明衣有什麼不同呢?曾寶玉說,演武戲時,兵器的揮、砍、戳、打容易勾到繡線或金蔥線,因此偶衣上的刺繡務必要服貼;另外,例如戰甲胸前的獅頭雖然有厚度,但不能太厚、太大,以免影響操偶,這些都是偶衣和其他刺繡的不同。

製作偶帽 65歲才開始

工藝班及雕刻班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學員的年齡跨越半世紀以上。工藝班年紀最小的賴宥廷還在念國中二年級,在這次作品展中,他將拿出從南戰頭盔、戰甲到五角金銀錘的全套作品。

工藝班年紀最小的學生將拿出從南戰頭盔、戰甲到五角金銀錘的全套作品。工藝班年紀最小的學生賴宥廷將拿出從南戰頭盔、戰甲到五角金銀錘的全套作品。(賴宥廷提供)


印刷公司老闆蔡崇堯從年經就是布袋戲迷,5年前以65歲的年紀學習製作偶帽,一開始不曾拿針線的他還被太太笑話,但是蔡崇堯沒有放棄,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製作中改進缺點,向煌師請教、討論,現在他的偶帽是劇團及收藏界點名下單的精品。

蔡崇堯的偶帽是劇團及收藏界點名下單的精品。蔡崇堯的偶帽是劇團及收藏界點名下單的精品。(蔡崇堯提供)

蔡崇堯的偶帽是劇團及收藏界點名下單的精品。蔡崇堯的偶帽是劇團及收藏界點名下單的精品。(蔡崇堯提供)

蔡崇堯還保留著第一次縫、不太完美的帽飾,用來勉勵新進的「學弟妹」精益求精,達到專業的境界。


這些給戲偶用、具體而微的物品,對材質、手工精緻度的要求完全不亞於實物,平常即使有演出也很難近距離欣賞,錯過就要再等明年囉!◇

延伸閱讀
亞洲織品服飾 南院全新換展
2022年03月16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