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肉形石 巧雕酷似東坡肉

清 肉形石。(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 肉形石。(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文/踏雪飛鴻

宋代大文豪蘇軾的「東坡肉」在史上處處留香,如今那份香,常常留在人們的思想中,引人相思。如果你看一眼「肉形石」,可能那份對東坡肉的相思就落到實處了,而且不受時光的腐敗摧毀,因為「肉形石」是一塊碧玉、一件可以引人食指大動的巧雕精品。

說到肉形石,大家會想到故宮博物院,因為它與「毛公鼎」、「翠玉白菜」,被民間稱為「故宮三寶」,廣為民眾所知,不少海內、外遊客也都慕名前往欣賞其「美味」的風貌。

肉形石是清朝時期的一個宮廷珍玩,長5.73公分,寬6.6公分,厚5.3公分,現存於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並與嘉義故宮輪流展示。

量材就質 巧雕肉形石

肉形石是清代的「巧雕」之一,材料是一塊帶有色斑的碧石。碧石上,自然天成的色斑形成帶狀層分布,狀似肥油層很厚的五花肉;經過玉人工匠「量材就質」的巧思與巧手,將這帶著色斑的碧石雕成巧妙的玉雕作品。

「巧雕」是清代的流行風尚,一般所說的「巧雕」要符合三個條件:材質出自天然,加以巧妙的創作,展現天人契合的巧妙、出人意表的精妙。「肉形石」和著名的「翠玉白菜」都是這些條件攜手之下造出的巧雕。

「肉形石」色彩、外型肖似實物,香味彷彿從碧石飄然溢出,它的盛名在民間口耳相傳。當它在人眼前乍現的那一刻,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看那壓得出Q蹦彈勁的勻稱滷肉皮,配上肥肉間夾瘦肉的五花肉,不就是一塊讓人垂涎的「東坡肉」嗎?

「俏色」處理 擬態逼真

您可知道,原始、沒有雕刻過的璞玉是沒有肉皮的?「肉形石」的皮色是經過「俏色」處理的。將玉染色,染出肉皮來,這叫「俏色」處理。玉人腦海中構想慢火燜熟的 「肉皮」的模樣、形狀,然後在碧石上染色作出肉皮。

玉人工匠在腦中先有了設計圖,然後,在碧石的對應位置上鑽出細密的點,模擬豬皮的毛細孔,這樣一來,可讓堅硬的玉石現出鬆軟的模樣,且又容易上色。接著,均勻染上紅褐色的「肉皮」顏色,作出一致的厚度,還有層次感、光澤感。仔細看,肉皮上還表現出滷過之後,自然呈現的凹凸起伏,在凹凸處的毛細孔的密度也不一樣。

俏色處理之後的「肉形石」,好像以醍醐味滷出來的東坡肉,皮、油脂、瘦肉的形色層層分明,鬆軟多汁,從皮上的細毛孔中香味飄溢,處處送香。碧石作出的「肉形石」擬態逼真,展露玉人工匠的巧藝,和「量材就質」的精妙。

玉人工匠的妙思和巧藝,讓這塊碧石的特色發揮到極致,玉人順應碧石的天然色澤、紋理、型態,想出仿東坡肉的題材,再加上「俏色」處理補充原物的不足,造出的「肉形石」的毛孔、肌理都有精緻表現,肉皮、肥肉、瘦肉層次分明肖似真物,秀色可餐。

「肉形石」展現中華玉雕的巧技之華,呈現人與自然之間美妙的和諧。那自然天成的玉石遺落人間,經過玉人工匠的巧思和巧技的加工,展現出天與人契合的絕妙成品。這也是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落在藝術領域的一種表現。

千年美味 文化共鳴

因為蘇東坡的「東坡肉」,讓人對肖似美食的「肉形石」自然萌生的文化共鳴效應,一份文化的美感經驗油然而生。這裡也來說說「肉形石」文化背景中的「東坡肉」。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經遭貶到黃州,當時的他生活很拮据。東坡為人闊達,對錢看得開、放得下,他曾在詩中自況「東坡先生無一錢」。沒有錢的日子,他還是過得津津有味的。他和家人闢住宅的東坡,種花、種菜、栽竹。

東坡愛竹甚於愛肉,他曾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不過,對於肉,東坡也覺得「食豬肉實美而真飽」。在黃州的他發現,當地人不愛肥滋滋的五花肉,所以這種肉「價賤如泥土」,看在東坡的眼裡,是「黃州好豬肉」呀!美食家的東坡,對怎樣調理新鮮食材很有一手,他就把心得戲作〈豬肉頌〉告訴世人了: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後來菜餚食饌中出現「東坡肉」一道菜,就是從此取來的。

東坡肉為江浙菜系中的一道名菜,相傳為蘇東坡以古法改良而創。人們為傳頌東坡貢獻,故將此風味獨特的菜式命名為「東坡肉」。(123RF)東坡肉為江浙菜系中的一道名菜,相傳為蘇東坡以古法改良而創。人們為傳頌東坡貢獻,故將此風味獨特的菜式命名為「東坡肉」。(123RF)

從〈豬肉頌〉來看,東坡肉烹調方法並不複雜,在於自然火候,要點是要少水、小火慢燉,火候要足,東坡說「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大塊豬肉以小火、少水慢燉,待他自然熟,做出來之後,肉形完整漂亮,肉汁收到肉裡,光澤溫潤,色香味俱全。

讀者諸君看看巧雕「肉形石」的「自然」和美饌「東坡肉」,都是妙在自然、妙在慢工出細活的火候,二者異曲同工產生共鳴之妙!◇

延伸閱讀
千年前古人 風雅消暑文化
2023年06月08日 | 1年前
獻神的最高禮敬——玉琮
2023年03月24日 | 1年前
虎年成語與故事
2022年01月27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