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利差擴大 壽險業避險月花300億

受美國升息影響,壽險業避險成本近月衝破新臺幣300億元、創下新高。(Patrick Lin/AFP)
受美國升息影響,壽險業避險成本近月衝破新臺幣300億元、創下新高。(Patrick Lin/AFP)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

受美國升息影響,臺美利差持續擴大,壽險業避險成本近月衝破新臺幣300億元、創下新高。市場擔憂避險成本攀升恐衝擊體質較弱的壽險公司。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6日指出,目前資本適足率(RBC)未達標的壽險年底有望回升,呼籲業者應做好事前預防,而非事後接管。

根據保險局統計,今年8月整體壽險業避險工具成本首度突破至315億元,累計前8月避險成本達2,291億元,雙創史上新高,成為壽險業今年獲利最沈重的包袱。

觀察壽險業獲利趨勢,自去年10月起連續6個月稅前虧損,直到今年6月至8月新臺幣重貶產生匯兌利益,才逐步恢復獲利動能。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今年壽險業利益下滑,主因與避險成本墊高有關,傳統避險成本逾4%,造成獲利減少。她說,由於臺美利差擴大,壽險業目前每月避險成本花費約300億元,強調這筆錢「花掉就是花掉了」,需待臺美利差減少,避險成本才會回降。

國內現有3家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未達標,市場擔憂避險成本上揚可能讓財務狀況雪上加霜。黃天牧指出,壽險業避險成本提高對公司營運帶來挑戰,呼籲業者應做好事前預防,而非事後接管,金管會希望盡量以日常監理方式處理,降低未來使用保險安定基金的可能性。

黃天牧說,確實有幾家壽險的資本適足率不到標準,業者都會提出改善計畫,有望年底前提高。就過去經驗,除了要求準備金充裕外,也會透過配套來降低代價,藉此讓金融市場穩定。

延伸閱讀
境外金融中心獲利衰退
2023年10月15日 | 1年前
保險業有望攜金融科技業推保單
2023年10月03日 | 1年前
臺灣加密貨幣公會 可望年底成立
2023年09月26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