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走弱央行阻貶 外匯存底金額連 2 降
央行在5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金額,達到5640.09億美元,月減14.58億美元。央行指出,外資賣超臺股並匯出,導致新臺幣匯市供需略有失衡,而央行進場拋匯調節,讓外匯存底呈現連續2個月下滑。
央行說,9月外匯存底變動主要因素有三大項,包括: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之匯率變動,以及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說,美國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韌性優於市場預期,加上9月美國聯準會雖然利率維持不變,但釋出偏鷹訊號,這些因素使得8、9月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攀高,風險性資產價格應聲下滑。
蔡烱民指出,美債殖利率攀高,納斯達克指數應聲下挫、先前熱絡的人工智慧(AI)概念股漲多回檔,而臺股以科技股為主,在納斯達克指數修正過程中,也受到影響。
他表示,最近市場波動比較大,雖然不至於恐慌,但供需有點失衡,央行不希望預期心理影響市場走向,因而進場調節。
另外,他說,近期亞幣表現反映中日兩國的寬鬆貨幣政策,也使得新臺幣的走勢相對疲弱。
不過,蔡烱民說,以名目有效匯率觀察,新臺幣從去年底至今變動不大,日圓、人民幣、韓元跌勢也比較重。
他說,以往長假過後,累積的成交量加上預期心理會使金融市場波動較大,中國、韓國這幾天都有休市,臺灣則夾在中秋、國慶連假之間,觀望氛圍濃厚下,市場會變得比較淺碟、容易有失衡情形,加上外資實質呈現賣超,影響就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