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路於民遊行 雨中寫歷史
路權團體「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20日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本次遊行也是臺灣史上第一次所有總統候選人、交通部長都參加的遊行抗議活動。遊行前臺北市下大雨,但仍有許多民眾在臺下冒雨聆聽表達支持。
本次遊行藍綠白三黨總統參選人,均率黨公職民代參與。活動開始前,臺北市突然一場雷陣雨,許多人員紛紛移往樹下、遮雨棚下避雨,舞臺前方仍有數百人不畏風雨相挺,根據主辦單位估計,本次遊行活動共有31個政黨及民間團體參加,人數約2萬5千人。
活動所提的五大訴求包含:健全人行設施(例如道路瘦身減車速、提高市區人行空間占比)、改革駕訓和駕照考驗及駕駛人管理制度(例如加強違規記點及回訓)、執法捍衛行人路(例如全面取締不停讓行人的駕駛)、重建交通法制(儘速通過交通安全基本法)、推動零死亡願景。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種種事故皆源自於國家制度的缺失,這就是交通暴力,本次遊行就是要大家用雙腳,表達對現行人本交通工程缺乏的不滿,並呼籲政府立刻聽取民眾訴求,展現決心和魄力改革整體的交通環境,實現真正的行人零死亡願景。
交通部長承認沒做好 鞠躬致歉
主辦單位也安排小朋友代表向交通部長王國材遞交行人宣言訴求,小朋友向王國材說,「部長叔叔,希望我有安全的路回家」,王國材則頻頻點頭,並為臺通交通做的不好,鞠躬向國人表達歉意。
王國材表示,如何讓小朋友、長輩、身障朋友和所有民眾有安全的交通環境,他身為交通部長,責無旁貸且刻不容緩,他知道大家都很急著想改善交通,如何實現還路於民,讓所有人在道路上或過馬路時不會受到安全威脅,他與大家目標一致,盼納入更多建議,把安全做好。
針對「還路於民大遊行」提出5項訴求,王國材說,每項訴求他都讀過,會將每個建議和細節,納入行人交通安全改善政策。他表示,交通安全和行人路權需要跨部會合作,但過去中央和地方權責不清,現在推動交通安全基本法,將中央和部會的權責寫清楚,層級也提高到行政院開道安會報,由全國各部會、各級政府,一起把行人交通安全做好。
有關行人設施改善部分,王國材說,有短中長期目標,短期最急迫的是全國有600處嚴重易肇事路口,現在開始到明年底會優先改善。他表示,只要他在交通部長任內一天,就將交通行人和安全改革作為重要的事,努力拚2030行人事故減半、2040年行人死亡歸零。
賴清德提三承諾 允2040年達零死亡
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感謝冒雨前來的民眾,大家的心都一樣,希望為臺灣的交通安全盡一份心力;身為執政黨一員、也是總統參選人,他有責任來聆聽大家的意見,更有義務落實每項意見,達到實質改善臺灣交通安全。
他表示,未來將秉持「以人為本」、「智慧科技」兩大原則,並落實三大承諾,一是落實行政院日前通過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本著道安、監理、交通、執法等4大面向,全面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他說,二是承諾未來會結合執政黨、在野黨共同努力,同時中央跟地方攜手,實質、積極、務實改善各縣市交通路況,預計明年底前針對優先的600個路口進行改善。
賴清德表示,三是承諾會支持活動的臺灣行人路權宣言,預計2030年之前,能將道路死亡案例降低50%;到2040年時,結合社會各界力量,達到零死亡的目標,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
侯友宜:痛定思痛 檢討不合時宜交通號誌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致詞時表示,臺灣的交通安全面臨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要痛定思痛,不斷的徹底改進,最主要是希望讓下一代有更理想、優質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要不斷從交通法規、都市法規、交通工程等作重新檢討,以回應「還路於民」訴求。
他表示,現階段人車不分,混淆整個交通空間,要同時檢討交通號誌跟標線,不合時宜的都要落實改正;在此狀況下,必須要車讓人、強讓弱,這是天經地義。
他認為,人本環境的交通裡,不是只有規範跟規矩,還必須要有品德跟修養。他強調,「別忘了,下了車,我們都是行人,行人好,臺灣會更好」,讓人本環境的交通,擺脫地獄惡名,還給下一代找回行人的尊嚴跟快樂。
柯文哲:政府撒幣成效差 道安淪口號願景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則表示,今年5月臺南市3歲女童在斑馬線遭撞不治,19日又有一名8旬老翁在斑馬線遭公車撞死;他以日本為例說,日本人口是臺灣5倍,但車禍死亡人數比臺灣還低。
柯文哲說,目前政府的處理方法就是撒幣,推動道安方案花費新臺幣12億元,之後提出道路安全品質計畫花費309億元,最近被批評行人地獄又花400億元;但今年1至5月的車禍傷亡人數,比去年同期上升13.2%,顯然政府不是沒花錢,但效果不好。
他以自己擔任臺北市長的經驗為例,任內發生仰德大道重大車禍造成4人死亡,交通局研究發現同一地點在5年內曾發生700次車禍,透過改變交通號誌等措施後,第2年車禍率下降60%;他當時認為,若政府能早一點執行改善計畫,就能避免這些遺憾發生。
柯文哲指出,交通安全不應當只是口號與願景,而是真正讓民眾感受到真正的安全,而政策核心仍在執行力,相信沒有人希望車禍還會增加,希望政府可以做得更好。
郭台銘回憶:散步差點被車撞
永齡基金會創辦人身分郭台銘則表示,非常感動民眾冒著大雷雨仍堅持參加「還路於民」活動,這是純粹公益活動,沒有任何政治色彩,他樂意參加,也支持主辦單位的訴求。
他透露,這半年內有一次晚上他在家附近散步過馬路時,就有兩次差點被大車輛逼到邊上,這個經驗讓他深深感到,每部車輛轉彎若碰到斑馬線時,一定要停聽看,讓走在斑馬線上的人民感受到絕對的自由、安全,大家要養成習慣。
他說,他也發現很多公車轉彎時,看不到走路的行人,這點是道路交通要改善的部分,希望政府有關單位應該注意所有的規劃設計,要讓車在轉彎時,有足夠的距離、安全,看得到斑馬線上的行人,「每個行人都有行的安全的自由」。
臺南、高雄響應還路於民五大訴求
臺南市長黃偉哲也簽署「還路於民」的五大訴求,並強調「人本交通」是南市府的政策方針,各單位會持續朝安全、友善的行人環境努力,以保障行人和弱勢用路人的權益。
他表示,除了從設計改變之外,市府也加強取締交通違規,提醒所有汽機車駕駛,下了車,我們都是走路的人。每制止一個違規,就是阻止一個可能的不幸,希望違規造成的不幸,不要再發生。
同樣簽署五大訴求的高雄市長陳其邁則表示,每個人都可能是駕駛人,高雄市會持續努力打造更友善、安全的通行環境,盼讓每個人在道路上都能安全、自在地行走。
陳其邁舉人行道改善計畫為例,市府針對行人提供更安全舒適的通行環境,自2020年8月啟動人行道改善計畫,至今已改善面積達13.5萬平方公尺,預計在今年底前再完成5萬平方公尺;同時大幅增加改善預算,去年5.45億元,今年增加至10.6億元,另向中央申請資助,以改善學校周邊行人通行環境。
他進一步說明多管齊下改善方案,包括路口設置大型行人號誌、延長行人通行秒數、新增行人專用時相,同時增設庇護島,提供行人停留的區域;在近5,700個號誌路口中,超過95%路口都實施全日3色運作,確保行人在早晨出門運動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