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各國封城抗疫 是當代最大政策誤判
全球多國在中共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的封鎖措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損失。根據近日的重量級研究,封鎖所獲得的「成績」與其驚人的成本相比,只不過是「九牛一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該研究形容稱封城是「當代最大的政策錯誤」。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4日報導,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學和瑞典隆德(Lund)大學的科學家調查了近兩萬筆關於疫情控制措施的研究。
報告的作者說,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嚴厲的封控措施對降低中共肺炎死亡率的作用「微不足道」,是「巨大比例的政策失敗」,例如與瑞典等國家相比,嚴格封鎖使得英格蘭和威爾斯只減少了1,700個死亡案例。
該研究總結,「數據顯示,與強制措施的驚人附帶成本相比,封鎖措施所挽救的死亡人數只是九牛一毛。」各國進行封城政策後,兒童健康、教育、經濟成長及其導致的公共債務大幅增加,這些不利影響已越來越明顯。
報告的共同作者、瑞典隆德大學的名譽教授喬農(Lars
Jonung)表示,該研究是第一個全面評估強制封鎖造成的影響的研究。他說:「這表明封鎖是失敗的承諾。它對國民健康的好處微乎其微,但卻給社會帶來了災難性的經濟、社會和政治代價,封鎖很可能是現代最大的政策錯誤。」
另一位共同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漢克(Steve H. Hanke)說:「研究COVID流行病學的模型有很多共同點:建立在可疑的假設之上,對災難的預測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但從中吸取的教訓很少。」
封鎖帶來的效益極低
該報告說,他們估計英國第一次封城避免了1,700人死亡,這遠低於典型流感季節導致的死亡數,後者的數量在1萬8,500至2萬4,800人之間。
該研究的合著者赫比(Jonas
Herby),是丹麥哥本哈根政治研究中心(CEPOS)的特別顧問,他說:「主觀的模型造成了許多誤導,並忽視了諸如自願隔離等重要因素,讓人們陷入很大誤區,以為封鎖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我們的分析表明,當研究人員考慮到其他變量,例如自願行為時,封鎖帶來的正面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表明,在對抗中共肺炎方面,自願的行為改變比強制性的限制更為重要。例如,雖然瑞典幾乎沒有強制性限制,但消費者活動的變化表明,隨著感染蔓延,老年人有時會遠離商店和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