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信心升 民仍憂物價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29日公布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表現持穩,微幅月增0.49點至63.67點,但分項指標以物價水準降幅最深,顯見民眾對物價上漲較有敏感度。此外,學者看淡臺灣出口前景,認為美國指標仍有升息空間,可能影響消費及投資需求進一步下滑。
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結果為63.67點、月增0.49點。「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是此次調查唯一下降的指標,創下2008年11月以來新低,指數月減2.45點至24.4點。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由於電價自4月起調漲價格,廠商最初來不及反映成本,5月開始陸續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尤其民生物資包括雞蛋、雞肉、豬肉近期漲勢,讓民眾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壓力。
吳大任說,6月即將迎來夏月電價,但台電現今虧損嚴重,未來仍有上探電價的可能,政府應審慎考量能源配比。他說,物價上漲還有觀察到房租上揚因素,主要是過去2021、2022年房價高漲,但租屋市場很常簽1年、2年以上長約,因此租金有遞延上漲的效應。
調查升幅最多的指標為「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5月調查結果月增1.65點至110點,且額外編列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為105.35點,也月增2.05點。
吳大任分析,《平均地權條例》及央行連續升息都有抑制房市效果,民眾因期待未來半年房價有所鬆動、適合進場,指標才會走揚。他認為,房屋聚集在有錢人手中,供給面現在沒有足夠誘因降價,但可能推升原本持有房屋的民眾,增加換屋意願。
吳大任指出,雙北地區的房價所得比高達15倍,意即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已逐漸偏離健康房市發展,臺灣危老物件也多,應有防患意識並加緊都更的腳步。
主計總處近期下修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04%,勉強保2,以及國發會公布4月分景氣燈號連續6個月亮出低迷藍燈,如何看待景氣發展?
吳大任表示,出口衰退恐怕得延續到下半年,雖美債上限危機解除,但美國物價降溫速度不如預期,經濟過熱加上失業率降至50多年來新低,聯準會(Fed)仍有繼續升息的本錢,是否影響全球消費及投資需求,並進一步衝擊臺灣出口表現,有待觀察。
此外,吳大任預估升息循環有抑制整體通膨的效果,若進口物價顯著下跌,判斷臺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有望降到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