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紅利漸失 Q1經常帳順差創3年新低

央行官員說,經常帳貿易順差縮小的原因,在商品貿易的部分(中央社)
央行官員說,經常帳貿易順差縮小的原因,在商品貿易的部分(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

疫情期間帶來的出口紅利漸失,央行在19日發布第一季經常帳貿易順差190億美元,創下2020年第二季以來新低。央行官員說,這季的狀況可解讀是回到疫情前「常態化」。

經常帳是統計對外商品及服務等交易,根據央行統計,第一季經常帳順差190億美元、金融帳淨流出121.9億美元,分別創下2020年第二季與2021年第四季以來新低。

首季商品貿易順差120.3億美元,創下2014年第二季以來新低,較去年同期減少80.3億美元;服務收支由去年同季的順差48.4億美元轉為逆差17.2億美元,則是因為貨運收入減少、旅遊支出增加。

央行官員說,經常帳順差較去年同期減少122億美元,經常帳貿易順差縮小的原因,在商品貿易的部分,原因是逐漸沒有疫情紅利,特別是疫情期間的遠距商機造成全球對電子資通訊產品的需求增加,那時有提前汰換潮,而如今慢慢回到常態,廠商開始去化庫存,出口也跟著降溫。

另外,在服務收支的部分,央行官員說,這有兩個原因,疫情時國人出國旅行中斷,如今解封後,首次來臺旅客人次暴增28倍,出國人次也有10倍的增長,因而帶動旅行收支的增長。而國人愛出國,所以旅行支出又大於收入,這是服務收支出現逆差的主要原因。

另外,官員說,疫情期間因出現供應鏈瓶頸,導致國際運費大漲7~8倍,如今運輸恢復正常,運價往下跌,而貨運收入也跟著減少,同樣是服務收支逆差的原因之一。

金融帳方面,本季金融帳淨資產增加121.9億美元,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新低。

金融帳主要項目中,證券投資淨資產增加179.5億美元。其中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增加264億美元,官員表示,因主要經濟體債券殖利率在相對高點,促使銀行部門增持國外債券,使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增加。

此外,非居民證券投資淨增加84.5億美元,主要是外資增持臺股,央行官員認為,因臺股本益比相對偏低對外資有吸引力,尤其以電子、半導體類股增持比例擴大。◇

延伸閱讀
國銀最大曝險 美國連30季居首
2023年03月31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