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衛】戶外演訓檢驗成果

黑熊學院於今年初舉行首次大型戶外演訓,名為「藍鵲行動」,以黑熊基礎營課程教學的知識與技能為主,設計實地訓練活動。(黑熊學院提供)
黑熊學院於今年初舉行首次大型戶外演訓,名為「藍鵲行動」,以黑熊基礎營課程教學的知識與技能為主,設計實地訓練活動。(黑熊學院提供)

文/記者林紫馨

為模擬戰時情境,黑熊學院於今年初舉行首次大型戶外演訓活動,名為「藍鵲行動」,黑熊學院執行長何澄輝對《大紀元時報》表示,上過基礎或進階課程的學員,對於技術、知識持續的更新、維持非常重要,因此透過戶外演訓如躲避武裝人員的搜索,以及模擬救治大量傷患等,來檢驗學員們的避難規劃與準備是否充足、適切。

「藍鵲行動」模擬的訓練範圍包含:避難移動與警戒、大量傷患處置與交接、傷患處置與搬運、小隊防衛隊形、通報與通訊觀測、避難所交涉。黑熊學院指出,「藍鵲行動」所有環節都力求逼真,學員參與後,有人深感團隊合作是存亡的關鍵,也有人發現平時體能練習還不夠,更有學員回饋,「被敵軍追逐的真實感更加確立防衛的決心」。

何澄輝說明,藍鵲行動會邀請約100位受過基礎營或進階營的學員,攜帶自己準備好的逃難背包到戶外進行一天的演訓活動。在演訓活動中,他們不會提供任何飲水、食物,一切的食物、物資就要用自己所攜帶的背包來加以進行,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檢驗學員相關的避難規劃以及準備是否充足。

何澄輝指出,在參與的學員中,男女的比例接近1:1,在演訓過程中,有很多情境模擬,例如大規模的重大傷害發生,或是被敵人追擊時,中間休息時要如何布署、怎麼放哨、避免突襲,或是有人探尋、偵測,甚至包括使用無線電回報敵情的演練都會檢驗。

「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能以最貼近實際的狀況,來確認自己的準備是否充足,如果有什麼不足的話,也能藉此調整應該要加強的地方,這就是藍鵲行動的主要目的。」何澄輝說。

之所以命名為「藍鵲行動」,何澄輝表示,藍鵲行動是臺灣的特有種,牠具有很強的領域性,任何一個外來者侵入牠的領域的時候,牠會挺身保衛自己的領域、為保護自己的小孩起身攻擊,「我認為這正代表臺灣人抵抗侵略者入侵的堅強意志,所以我們以『藍鵲行動』作為戶外演訓的象徵及代號。」

何澄輝說,原則上一年至少會舉辦兩次以上的大型戶外演訓,今年第二次的演訓也許會在今年下半年舉行。首次舉辦的藍鵲行動,也是要測試辦理的能量、場地的規劃,因此人數是以100人為主。若學員反應熱烈,也因為隨著班次增多,有更多學員需要檢驗自己的技術和準備,未來會視情況、場地及需求做相應的調整,再擴大參加活動的人數,場地也不一定侷限在臺灣北部。

在面對戰爭的威脅,何澄輝表示,還是希望能盡快普及戰爭應對的知識及意識,最好每一個家戶至少有一人能有相關的知識和理念,以臺灣2,300萬人、有900萬家戶的情形下,最理想的情形是至少要有900萬人次接受過相關的訓練,其中還必須扣除戰爭中必定會被徵召的軍人、警消或是醫護人員,因此達到最高的理想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

何澄輝指出,黑熊學院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希望基礎營能在3年內能觸及300萬人次,也希望未來開設更多元的課程,除了實體的基礎營外,未來也可能會推出線上、線下的混合課程,或者是以更大規模、更彈性的方式的訓練模式逐步推動。◇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