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解譯《推背圖》(三)
(接上文)全新解譯《推背圖》(二)
唐朝李淳風、袁天罡所著之《推背圖》預言了後世重大歷史事件。統治者懼其準確性,刻意打亂後半部順序,本篇使其重新歸正。
第二十八象 燕王奪位
讖曰:
草頭火腳 宮闕灰飛
家中有鳥 郊外有尼
頌曰:
羽滿高飛日 爭妍有李花
真龍遊四海 方外是吾家
金聖歎:「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宮中大火,建文祝發出亡。」
(註:「草頭火腳」為「燕」。
陳曦、文征另解:「朱元璋的太子早亡,立太子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西元1398年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削藩,削至燕王(朱棣),燕王反。西元1399年七月,燕王發動『靖難之役』,以靖難除奸之名爭帝位。」)
第二十九象 永樂盛世 出使西洋
讖曰:
日月麗天 群陰懾服
百靈來朝 雙羽四足
頌曰:
而今中國有聖人 雖非豪傑也周成
四夷重譯稱天子 否極泰來九國春
解:
「日月麗天,群陰懾服。」指大「明」王朝迎來最輝煌的「永樂盛世」。內患外憂均被朱棣以武力平服,周邊小國紛紛成藩屬國。
「百靈來朝,雙羽四足。」許多國家來中國交流。
「雙羽四足」同二十八象的「草頭火腳」,為「燕」字。「來朝」指燕京,即朱棣定都北京。也暗合上象的「羽滿高飛」。
「而今中國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雖非豪傑」指明成祖朱棣奪侄兒建文帝之位,迫其出家一事。就是上象的「真龍遊四海,方外是吾家。」
周成王為周朝第三主,守鎬京為都城,新建洛邑為東都。明成祖為明朝第三帝,新建北京為都城,以南京為留都。二人同為盛世之君,所以用「也周成」字。
「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從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起,朱棣派鄭和七次出使西洋,歷三十餘國,擴大了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永樂帝在位期間,史稱:「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圖上二人重疊似一人,以「坐」來反襯「立」,如果沒有「坐」,就不能突出「立」。暗喻明成祖朱棣(立)。背弓指明成祖重「武」之道,靠「威武」懾服內、外。唐太宗重「文」之道,以「宣德」治理天下。
第三十象 仁宣之治
讖曰:
枝發厥榮 為國之棟
皞皞熙熙 康樂利眾
頌曰:
一枝向北一枝東 又有南枝種亦同
宇內同歌賢母德 真有三代之遺風
金聖歎:「此象主宣宗時張太后用楊士奇、楊溥、楊榮三人,能使天下又安,希風三代,此一治也。時人稱士奇為西楊,溥為南楊,榮為東楊。」
第三十一象 土木之變
讖曰:
半圭半林 合則生變
石亦有靈 生榮死賤
頌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 六龍親御到胡邊
天心復見人心順 相剋相生馬不前
金聖歎:「此象主張太后崩權歸王振,致有乜先之患。其後上皇復辟,石亨自詡首功,率以恣橫伏誅,此一亂也。」(編註:「乜先」,明代蒙古瓦剌部酋長。)
第三十二象 魏忠賢之亂
讖曰:
當塗遺孽 穢亂宮闕
一男一女 斷送人國
頌曰:
忠臣賢士盡沉淪 天啟其衷亂更紛
縱有胸懷能坦白 乾坤不屬舊明君
金聖歎:「此象主天啟七年間,妖氣漫天,元氣受傷。一男、一女指魏閹與客氏而言。魏殺客氏,客氏熹宗乳母,稱奉聖夫人。」
第三十三象 闖王滅明
讖曰:
馬跳北闕 犬敖西方
八九數盡 日月無光
頌曰:
楊花落盡李花殘 五色旗分自北來
太息金陵王氣盡 一枝春色占長安
金聖歎:「此象主李闖、張獻忠擾亂中原,崇禎投環梅山,福王偏安不久明祀遂亡。頌末句似指胡後,大有深意。」
第三十四象 吳三桂滅南明
讖曰:
君非君 臣非臣
始艱危 終克定
頌曰:
黑兔走入青龍穴 欲盡不盡不可說
唯有外邊根樹上 三十年中子孫結
解:
「君非君,臣非臣。」永曆皇帝等人建南明政權時,大清王朝已經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所以他們就成了「君非君」。也可理解為崇禎帝已亡,永曆等自立為帝,非正統。吳三桂為降清的明朝舊臣,所以「臣非臣」。
「始艱危,終克定。」史可法(始)等人在南方紛紛擁立朱氏子孫建立政權,最終保護南明的孫可望(克)、李定國(定)等人都敗亡。
「黑兔走入青龍穴,欲盡不盡不可說。」
黑屬「水」,為北方。兔屬「木」,為東方。「黑兔」指東北。「青龍」為東方,暗指東北的滿清入主中原。
承三十三象「金陵王氣盡」「八九數盡」,明朝共十七代皇帝到崇禎帝為止,所以南明政權就成了「欲盡不盡」。 「不可說」指清朝修《明史》時,不承認南明政權的正統地位。
「唯有外邊根樹上,三十年中子孫結。」崇禎一枝已盡,永曆帝等為「外邊根數」。永曆稱帝十五年(三十年中),於西元1662年被吳三桂絞殺於雲南昆明。「唯有外邊根樹」中隱「桂」字,下句隱「三」字,指吳三桂。
圖示吳三桂與永曆帝相爭。以手上捂其頭,下示三足,暗指吳(捂)三桂。
第三十五象 清朝立 傳十帝
讖曰:
黃河水清 氣順則治
主客不分 地支無子
頌曰:
天長白瀑來 胡人氣不衰
藩籬多撤去 稚子半可哀
解:
「黃河水清,氣順則治。」總述清朝國運。指清朝自順治帝開始入主中原。
「主客不分,地支無子。」滿清女真各部,原隸屬明朝為客,現在反客為主。又含滿族融入漢族,「滿漢一家」之意。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皇太極西元1636年改國號為「清」,承傳他皇位的共十帝。地支十二數,所以不計努爾哈赤,清朝共十一位皇帝。
「天長白瀑來,胡人氣不衰。」長白山的天池,是滿族人發祥地。繼元朝後,胡人又一次入主中原。
「藩籬多撤去,稚子半可哀。」裁撤三藩(藩);長城(籬)也不再作為分隔南、北的軍事隔離牆,因而退出了歷史舞臺。臺灣、新疆等地都劃歸清朝版圖,疆域空前廣大。滿清入關後的十帝中,有一半即位時還不到十歲(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宣統)。
圖中船載十人,上插「八旗」。寓意明顯。(註: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創立的,也是後來清朝的立國之本。)(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