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出血易早發現 子宮內膜癌早治療預後佳
55歲吳女已停經2年,卻異常陰道出血2個月,伴隨下腹疼痛,到婦產科診所求診,經超音波及切片檢查,診斷為子宮內膜癌,轉診至醫院接受子宮內膜癌達文西手術治療,術後3天即出院。醫師指出,相較其他婦女癌症,子宮內膜癌更容易早期發現,也有機會早期治療,預後效果好。
吳女異常陰道出血2個月,伴隨下腹疼痛,由於已停經2年,警覺不尋常,先到婦產科診所求診,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子宮內膜異常增厚,後續切片檢查診斷為子宮內膜癌,轉診至高雄長庚醫院治療。經腹部核磁共振、正子攝影顯示,為病灶侷限於子宮的第一期子宮內膜癌。
吳女決定以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進行癌症分期手術,並執行前哨淋巴結偵測及切除,手術中出血量極少,不需置放引流管,術後恢復迅速且3天順利出院。
臺灣與歐美等先進國家,子宮內膜癌已成為女性生殖道癌症第一名。臺灣每年有超過3,200位女性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為子宮異常出血及停經後出血,發生危險因子有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肥胖、糖尿病、乳癌病人接受Tamoxifen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
子宮內膜癌好發年紀
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志哲表示,根據臺灣癌症年報統計,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65歲,約7成病人確定診斷是疾病早期,完整手術切除腫瘤是子宮內膜癌治療的第一步。
高雄長庚醫院婦癌團隊副召集人吳貞璇說,癌症分期手術包含子宮、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骨盆腔淋巴結和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手術;除切除腫瘤外,可進一步確定腫瘤侵犯範圍和癌症期別,以作為術後是否需輔助性治療參考,增加疾病控制率。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及臺灣國衛院治療準則,若為早期癌症且子宮沒有過大,病患可考慮進行微創手術。
比其他婦癌容易發現
吳貞璇指出,傳統癌症分期手術為了完整廓清骨盆腔淋巴結,導致手術時間延長、神經受損、術中出血量增加、術後形成淋巴囊腫壓迫或感染等急性併發症;慢性併發症則有長期下肢淋巴水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吳貞璇說,子宮內膜癌微創手術包括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和腹腔鏡手術,更有利複雜困難的組織剝離及淋巴結摘取,能降低摘取時傷及大血管的風險,並準確判斷病灶位置以便完整切除,同時也減少周邊組織的傷害,避免重要神經及血管受損。
據最新研究指出,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手術中使用前哨淋巴結技術,有更高機會找到更多陽性淋巴結,大幅降低下肢水腫的副作用。
她提醒,子宮內膜癌初期表現常是不正常子宮出血,相較其他婦女癌症更容易早期發現,也有機會早期治療,預後效果好。隨著內視鏡微創手術技術日益精進,未來定能將癌症療效最大化,降低副作用及併發症低,提供病患更優質的治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