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風雲 美臺韓際遇不同
全球半導體業風起雲湧,美國鼓勵企業建造至少兩座先進國內電腦晶片工廠,同時有意明確限制韓國公司在中國生產先進半導體。與此同時,台灣經濟部官員前往美國矽谷傳來好消息,兩家美國的半導體大廠,有意在未來3年對台投資至少30億元新台幣。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擔心中國在半導體產業上的發展,國會去年8月同意投入527億美元促進半導體製造與研發。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華府發表演講時,透露美國建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的大願景,她說,這527億美元的補助目標,是在美國建造至少兩座先進晶片工廠。
她說,還計劃投資110億美元在半導體研發上,包括:建立官方與產業界相互合作的「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
「美國在設計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在製造上並不是。」雷蒙多坦言,美國必須在國內設計與製造全球最先進的晶片。
報導說,儘管目前美國勞動市場十分緊俏,但仍有擴廠的跡象,包括:韓國科技大廠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全球晶圓製造龍頭台積電,以及半導體業巨擘英特爾(Intel Corp)都有在美建廠計畫。
與此同時,美國除壯大自身半導體供應鏈外,沒有放縮對中國半導體發展的抑制力道。據韓聯社報導,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和安全事務的副部長艾斯特偉斯(Alan Estevez)在參與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辦的論壇時,透露出未來的政策意向。
艾斯特偉斯在被問到韓國半導體商去年10月7日獲得持續在大陸生產其產品的一年期許可,到期時會如何處理時表示,美國可能限韓國公司在中國生產的先進半導體水準,以免先進技術落入敵手。
不過,艾斯特偉斯強調,美國正協助韓國半導體產業,以降低對他們在中國業務的潛在損害。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大任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美國通過補貼鼓勵半導體廠商在美國設廠,這件事正在發生,台灣、韓國業者都在響應,而重點是美國業者能否趁這個機會,爭取更大的產業地位。
他說,短期而言,在美國生產確實可以因為補貼的關係而降低成本,但中長期角度上,在美國生產未必比在台灣來得有利,甚至在美國生產有失敗的可能,因為任何企業若無法獲利,將無法取得競爭力而生存。
至於美國有意進一步限制韓國廠商在中國的半導體製造技術,吳大任說,韓國跟台灣不太一樣,台灣的先進製程根留台灣發展,台積電在中國只有成熟製程,而韓國則把先進製程放在中國。美國現在要防堵的就是中國發展先進製程,韓國面臨的情況一定比台灣嚴峻,未來確實有可能被美國處罰。
吳大任說,韓國的半導體技術、設備依賴美國,市場卻鎖定在中國,因此能否與中國脫鉤,對他們而言會是很兩難的問題,未來勢必尋求與美國展開談判等作法,要求放鬆管制力道,但美國並非純粹經濟角度考量,還涉及到國安層面,最終結果仍值得觀察。
半導體產業走向壁壘分明,美國與中國脫鉤趨勢明顯。而台灣經濟部官員近期便走訪美國矽谷,尋求台美間更多的合作機會,並傳來好消息。
經濟部技術處長邱求慧說,訪問團與「科林研發」與「益華電腦」等兩家半導體大廠就對台研發投資議題討論,兩家廠商表示未來3年將擴大對台布局,最快今年展開行動,估計投資金額至少30億元,至於在台投資據點,因商業考量暫不公開。
美國科技業正面臨裁員潮,「科林研發」1月宣布解僱全球7%人力,約1300名員工受影響。邱求慧認為,這波科技業整頓對台灣人才衝擊不大,兩家廠商初期在台灣會增聘研發人才,創造至少200個以上的就業機會,未來不排除有生產製造方面的人力需求。
針對科技業面臨景氣寒冬而裁員等議題,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在24日於台經院景氣動向記者會上說,相對於國際半導體大廠,台灣半導體廠商對於留才及人才的穩定度都較佳。
她說,中長期角度,台灣仍存在人才缺口,業者擔憂因短期景氣修正而裁員的話,未來招募會很困難,且還要避免半導體人才被中國搶走等問題。
劉佩真指出,現階段國內半導體業者多採取遇缺不補的狀態,或是鼓勵員工多休假因應,並期待下半年景氣就能逐步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