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考前衝刺 全中教:可多關注疫情等時事議題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

學科能力測驗將於2023年1月13日~15日登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14日邀請各科資深教師,舉行學測考前30天衝刺線上記者會。全中教提醒考生平常心,除了加強複習各課重點外,也要掌握國內外時事議題,例如18歲公民權、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等,容易結合學科知識入題。

在國文科方面,中和高中老師賴金雪提到,雖然學測的壓力很大,但這一個月不能只是埋首書堆,依然要關注國內外的時事新聞和社會的各項多元議題發展。現在學測跨領域、跨學科的靈活考題越來越多,所以每天可以利用一些零碎時間,透過紙本資訊和媒體視聽來關心時事議題。例如18歲公民權;口罩、管控、疫苗的相關爭議;俄烏戰爭及臺海危機;通貨膨脹;人臉辨識科技的應用、網路言論自由等,都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在英文科方面,明倫高中老師毛顯鶯表示,在實施108課綱後的首次學測題目和往年比起來,題型變化並不會太大,在只剩30天的考前衝刺中,可以複習單字、文法句型、閱讀測驗,以及多練習模擬考題;此外,考生在做簡答題時,務必不要拼錯字,假如是簡短的句子回答,千萬要注意時態或字本身的詞類變化。

在數學A方面,北一女中老師吳銘祥指出,數A雖與往年學測數學科重點相似,空間向量、指對數、三角函數等題型仍是重點,但基礎題占比應會變少,增加整合題型,因此整體難度偏高。在沒有很多考古題可參考的情況下,除再利用考卷做為練習外,建議也可利用舊課綱學測考古題進行練習,輔以數甲部分單元題型一起補強。

在數學B方面,松山高中老師陳家豪表示,高一、高二每個單元會平均出1到3題,因此考前不要偏重或放棄某幾個單元。但也不用地毯式掃過全部單元,建議每3天留100分鐘寫一份模擬試題,寫完後要確實訂正,找出解題的關鍵核心概念。

在自然科方面,全中教團隊提到地球暖化、空氣汙染、水資源及COVID-19疫苗等議題,都可能入題,考前可多關心;生活中與科學原理有關的物品,如暖暖包、乾燥劑、加水自動加熱的食品等,也都值得了解。

在社會科方面,全中教建議,考生可多了解疫情與人的關係、美中臺外交關係、經濟恐慌問題。過去考過的題目,仍可能以相同概念下,變化為其他題目,因此仍可多做考古題。◇

延伸閱讀
5/21國中會考 報考人19.9萬創新低
2022年03月13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