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緩兒早療人次近三年最低 伊甸憂錯過黃金期
武漢肺炎疫情以來,民眾減少出入醫療院所,當中0至6歲發展遲緩兒童的早療人次呈近三年最低。伊甸基金會表示,0至6歲為兒童發展黃金期,若錯過這段時間,需花費至少十倍時間及心力才能改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6%至8%,平均每15名兒童就有一名遲緩兒;在台灣,每年則平均有2萬名以上的兒童需要早療輔導,且通報數相較10年前已成長6成,持續上升。
伊甸基金會每年協助超過2萬名發展遲緩兒童(慢飛天使),同時協助6萬名身障人士就業及生活,但受疫情衝擊,不僅影響身障人士穩定工作,更延宕兒童早療計畫進度。
伊甸基金會旗山早療中心主任許延安表示,現台灣七成五的早療輔導由醫療院所提供,近兩年因應疫情,民眾減少進出醫療院所,期間伊甸基金會也發展出遠端課程、教具包外送等服務,其中兒童早療推進仍大受影響,0至6歲兒童的早療人次呈近三年最低。
許延安說,0至6歲為兒童發展黃金期,若錯過這段時間,需花費至少10倍的時間與心力才能改善,且將對慢飛天使家庭造成更大的重擔。
此外,伊甸基金會今年也與亞培合作,推出首套專為兒童設計的「羊羊愛運動」觸覺發展教具書,輔助兒童早療課程中必要的感官刺激訓練。
許延安表示,觸覺發展教具不只能滿足兒童探索外在環境的需求,也能促進大腦發展,訓練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對於認知也有幫助,本次與亞培共同推出的觸覺發展書,將成為慢飛天使早療計畫的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