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保3落空 經濟成長仰賴內需
台灣經濟研究院在11日舉辦「2023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下修明年GDP成長預測,下修0.54個百分點,估成長率為2.91%,無法「保3」。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明年全球經濟基調是低成長、中通膨,「臺灣明年出口、投資沒有今年好,但內需消費會有顯著回升」。
美國最新公布的CPI數據低於預期,市場解讀通膨降溫,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通膨不可能降那麼快,1980年代美國情況為例,直指當時通膨率曾經飆破14%,利率升至20%,後來利率長期維持雙位數高檔,才把通膨壓下來
市場現認為聯準會12月可能放緩升息幅度,只升1碼或是暫停升息,張建一對此看法較為保守,認為對照目前情勢,聯準會將按照既定步驟走,以修正當初低估通膨的錯誤,甚至名目利率會不會高於通膨率也值得觀察。
美國升息態度影響擴及全球,台經院說,美國聯準會(Fed)為抑制通膨自3月起快速升息,並自下半年起縮減購債,全球金融市場為此波動加劇,非美元貨幣多呈大幅貶值,也導致多國輸入性通膨壓力激增。
另外,台經院提到,2022年各國央行多採取貨幣緊縮動作,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外匯市場也不平靜,非美貨幣大多重貶,引發市場對「亞洲金融風暴」再起的憂慮。
孫明德表示,亞洲國家經濟體質已經改變,外債占比降低、經常帳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轉佳,且外匯存底金額大幅攀升,借少、賺多、會存錢的情況下,他認為亞洲金融風暴再起發生的機率非常低。
展望2023年臺灣經濟,他們說,2022年以來主要經濟體為抑制通膨而陸續升息,各國製造業活動已明顯放緩,加上俄烏戰事未解及美中科技戰再起等變數,持續加深全球經濟前景疑慮。
雖然外需動能放緩,台經院指出,本土疫情衝擊漸漸淡化,政府相關防控措施大幅開放,內需消費及相關產業表現轉佳,使得經濟支撐由外銷轉內需,因此2023年臺灣經濟表現穩健,經濟成長主要仰賴民間消費支撐。
全球景氣放緩,臺灣經濟仍能維持動能,孫明德提醒,台灣還是要留意,包括:國際政局不穩、金融緊縮情勢以及氣候變遷等三大變數。
另外,台經院提醒,美國政府此時推動供應鏈的「友岸」政策,希望企業不只考慮成本「離岸」和消費者「近岸」等兩種基於經濟因素作的投資考量,更應該考慮政治立場不同可能造成的政治問題,而選擇在友邦進行投資及生產活動。
他們說,臺灣IC大廠是美國首波供應鏈自主化及友岸生產推動的對象,美國也與IC上下游重要生產國結盟,以共同抵制及封鎖中國相關產業的競爭。由於半導體為臺灣重要電子零組件生產及出口產業,「友岸」投資與生產模式是否將引發產業投資外流,進而影響在臺生產規模的成長,都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