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茲提兩岸現狀改變必須和平為前提 謝志偉:絕無僅有
德國總理蕭茲訪中前,投書德國媒體,提到台灣議題「只能以和平方式且係雙方都同意的前提下,才能改變」。駐德大使謝志偉4日在臉書表示,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德國總理蕭茲率經濟團前往北京會晤習近平,停留11小時炫風式訪問。謝志偉表示,德國各界反彈聲浪幾乎是「排山倒海」。訪中前,德國綠黨籍外交部長蓓爾柏克提醒蕭茲注意:「在去年的聯合執政恊議裏已有德國將對中國採取更具批判性政策的共識。」
過了兩天,蕭茲就投書媒體說明他訪中的理由。內容提到,他除了商貿合作,也一定會提到包括中國普通性的人權問題、新疆維吾爾族。
蕭茲在投書中提到台灣,他說:「令人深感不安的是圍繞著台灣的緊張局勢。我們和美國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都奉行『一中政策』。但是,此政策也包括『該處現狀只能以和平方式且係雙方都同意的前提下,才能改變」。
蕭茲還提到,德國的政策是以遵守規則為基礎,旨在和平解決衝突或爭端,維護普遍人權和少數民族的權利以及促進自由、公平的世界貿易。
果然,這篇報導刊出後,引來中共不滿,要蕭茲別插手中國內部的家務事。
謝志偉表示,蕭茲談及台灣部分的言論,是歷屆德國總理筆下或口中第一次出現,而且是透過媒體如此公開,非常值得記下來。
此外,謝志偉說,他出使德國逾六年,還沒見過,總理訪中(前夕)還須公開交待目的或甚至保證「必談」而非「避談」人權問題。
至於總理如此直接將台灣議題搬上檯面且指出「只能以和平方式且在雙邊都同意的情況下改變現狀」,更是絕無僅有。「後續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此外,謝志偉提到,前德國總理梅克爾第一次訪中並未附和中國可能提出共同聲明要求:「一起宣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事隔多年,如今,德國總理此番對「台灣」議題公開表示,顯示德國跟進了歐盟及美國的對台腳步,值得表示歡迎及關注。
不過,謝志偉也表達出質疑,「德國經濟對中依賴度仍舊超高,亦即中國對德影響力仍然令人憂心」。但這也是很多德國人的憂慮,因此,他有信心,「我們仍須繼續努力,步步為營/贏,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