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頻爆內幕 專家:仍須謹慎解讀
中共二十大即將開幕,海外專業的中國觀察人士紛紛預測中共新的政治局及其常委組成,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恢復黨主席頭銜等。但由於中共政權的黑幫性質,事無巨細都高度保密,即使是國外專業的中國分析師,也很少能準確預測到結果。中共政治的黑箱運作,即使是對中共內部人士,也可能是不透明的,而且從中共建政開始就是如此。
歐亞集團高級分析師牛犇(Neil Thomas)認為,美國媒體過於相信關於中共的內幕消息,從隻言片語中判斷政治走向,但這些內幕消息也需要審查,應該與中共官方正式提供的證據進行比較,這樣才有可能打破中共一言堂的圍牆。
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前,專家們猜測,習近平會讓總中共理李克強提前退休,讓他的老朋友王岐山打破年限繼續留任常委,但這兩件事都沒有發生。其他錯誤的預測還有「習近平的親信陳敏爾和李克強的盟友胡春華都會進入常委」,但最後他們都只是普通的政治局委員,擔任不太重要的角色。
在更早的十八大前後,2013年1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對習近平領導下未來十年政局作出預測,說習近平是改革派,將會發起經濟改革。理由是改革流淌在習近平的血液裡,他的父親習仲勳生前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先鋒,還曾公開譴責六四屠殺,習還將其女送至美國讀大學,這表明習重視英語學習,欣賞美國教育。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呢?五年前,就在十九大之前,「中參館」(ChinaFile)網站曾刊登巴特克(Jessica Batke)和梅爾頓(Oliver Melton)一篇分析文章,文章中問道, 「為什麼我們一直分析中國(中共)政治,好像我們比自己實際知道的更多?」
兩位作者認為,西方媒體和中國研究學者,對中共政治投射出一種「確定性的氣場」(air of certainty),而在事實匱乏的情況下,這種「確定性的氣場」沒有必要。
文章說,中共一直在控制消息,即使是最基本的政治情況,如政策審議及其過程、領導人的想法和觀點、權力鬥爭等,中共都要進行精心包裝和審查過濾,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嚴重依賴假設來填平資訊差距,排除了一些政策考量和重要變量,經常利用所知道的一點點,來做出假設。
在「中國故事」(The china story)網站近日發表的一篇分析文章中,牛犇認為,對於中共,人們知道的大多都是硬性事實,比如中共機構的組成,這些機構的負責人,他們制訂出的政策,中共宣傳又如何把這些東西吹噓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共禁止黨員質疑黨的決定,禁止公開黨的內部運作。因此,人們僅僅知道「是什麼」,但不知道「為什麼」。其主要原因是,中共致力於專制控制,保密是最基本的,黨員和公務員被要求用一個聲音說話。媒體不能對中共高層採訪,不能透露私人會議的情況,沒有記者披露決策過程,也沒有中共退休高官的回憶錄。
沈棟和蔡霞
牛犇說,也很少有中共政治流亡人士講述他們的故事,中共黨內政治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那些以英文發表的資料,會引起極大的反響。在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前,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沈棟,另一個是中央黨校前教授蔡霞。
在去年9月,沈棟的《紅色賭盤》(Red Roulette)上架時,是多年來關於中國(中共)政治最具爆炸性的書籍。書中詳細介紹了中共高層及家人撈金斂財內幕、中共政治交易的骯髒現實等。
書中披露說,1989年六四期間,當時只有十幾歲、谷牧的孫子劉詩來回憶說,他記得他的親戚們曾多麼害怕示威者真會成功推翻中國共產黨,劉詩來和他的祖父谷牧,住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四合院裡。6月3日晚上,谷牧腿上放著一把AK-47,在房子裡守衛著。
書中還披露了另一個太子黨,十幾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中國,在美國接受教育,從表面上看完全西化了,但他對中共這套體制沒有任何懷疑。這個太子黨擁有海外護照,在中國利用權力壟斷做起來維穩生意,賺得盆滿缽滿。他同時撈到了兩種制度的好處:西方的自由和中共的權力壟斷。
沈棟寫道:俗稱「太子黨」中共高官人的子女,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群體。他們好像生活在另一個維度,與中國其它地區隔絕。他們的家都在高牆後面,他們不和普通人一起購物,他們有單獨的的食物供應鏈。他們乘專車出行,就讀對普通中國人關閉的學校,在特殊醫院接受照顧,通過權力尋租來獲取財富。
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從1998年到2012年退休,以前一直持體制內的觀點。後來蔡霞嚴厲批評習近平「黑幫老大」的心態,2020年被中共開除出黨,此後她一直流亡美國。蔡霞已成為一名直言不諱的習近平批評者,她於2021年和2022年在有影響力的外交政策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發表了兩篇文章:《失敗的黨》和《習近平的弱點》,透露了一些中共內部運作的內幕。
蔡霞說,當胡錦濤開始控制公民社會時,她的信心就消失了,在習近平時代,她的信心完全消失了。蔡霞認為,習近平的政治鎮壓、個人崇拜和集權的「獨角戲」 ,正在把黨和國家引向災難。
對內部人 中共黑箱也不透明
牛犇認為,儘管兩人都提供了一扇通往中共隱祕世界的窗口,揭露了中共內部的黑箱權鬥,暴露了中共光鮮外表之下的腐爛透頂。但沈棟和蔡霞之間有一個共同點,兩人都沒有預見到習近平會讓中國回到強人統治。
在2012年,蔡霞「對中國充滿了希望」,蔡認為習近平「已經暗示了他傾向於改革」。沈棟也「最初對習近平的執政持樂觀態度」,部分原因是他和其前妻段偉紅與習近平的盟友王岐山和陳希關係密切,陳希是政治局委員,自2017年起擔任黨的組織部部長,「我們社交圈的普遍共識是,習近平將遵循中國的既定規則」。即使是陳希也認為,習近平會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逐步結束反腐運動,而王岐山則預見到「大規模私有化」。
牛犇分析說,考慮習近平第二個十年任期,即使他的親信,也不能確定他有什麼想法,這反映了中共政治的一個基本事實:即使那些接近高層的人,也可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中共這個系統,對內部人來說也可能是不透明的,而且從中共建政一開始就是這樣的。
羅伯特・洛(Robert Loh)一個「愛國的民族資本家」,在1957年逃離上海,寫下了回憶錄《逃離紅色中國》(Escape From Red China)。在書中,羅伯特描述了那些即使受到毛澤東青睞的官員,也無法弄懂毛的想法的事實。
《國家的囚徒》是趙紫陽去世後出版的回憶錄,在總理這樣的高位上,趙紫陽仍然不斷猜測鄧小平在想什麼。在軟禁狀態下,趙紫陽永遠不知道下一次什麼時候可以接待來訪者或可以出外旅遊。
牛犇說,目前習近平越是控制體制,人們對中共的決策過程了解就越少,也就越難預測其發展方向。面對這種訊息真空,西方人往往會朝向「自己想聽的」關於中國的聲音,包括主張更開放的經濟、轉向自由民主或更多保護人權。
毫無疑問,第一手的內幕消息比《人民日報》毫無生氣的版面,更能捕捉到中共統治的殘酷機制。但是內幕消息應該得到同樣的分析審查,否則就有可能根據一些傳聞,誇大披露出來北京真正發號施令少數人的隻言片語。
牛犇認為,至少應該將這些內幕消息,與正式的政治制度所提供的證據進行比較,比如官員晉升、免職和官媒宣傳等。用巴特克和梅爾頓的話說,不透明可能會使人們不可避免的「利用所知道的一點東西」 ,來做出宏大的假設和「全面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