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送外賣引熱議 官媒滅火被指掩蓋就業問題
近日,中國一名研究生因找不到適合的工作而送外賣的消息在網路上瘋傳,引發民眾對年輕人就業難及大材小用等現象的熱議。中共官媒急忙發文批「這是職業歧視」;有分析認為,當局意在掩蓋中國經濟差、失業率飆升等問題。
綜合中國媒體的報導及社交媒體上的消息,引發這波輿情的年輕人叫做何成,現年27歲,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碩士生;自2019年大學畢業後,他一直未能找到適合自己專業的工作,最終在重慶當上了外賣員。
這名研究生當上外賣小哥後,真切體會到了䁠錢的艱難。他曾經為了55元(人民幣,下同)的跑腿費,花了3個小時、走了8公里的路去送貨;雖然這份工作很辛苦,但考慮到要養活自己,而且工作的方式比較自由,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何成的職業選擇在網路上引發熱議,有網友感嘆讓研究生送外賣是「大材小用」;也有網友質疑,那麼高的學歷也沒有什麼用,自己還有沒有必要硬逼著孩子去考大學?甚至不少網友擔憂,連研究生都找不到一份比較合適的工作,其他的人就業會更加艱難。
針對這一波輿情,中共官媒《工人日報》9月20日發文,試圖把網友們討論的焦點引向所謂「職業歧視」的方向。該文聲稱,研究生送外賣是「基於理性和現實」而做出的選擇,把碩士送外賣說成是大材小用,是對體力勞動者的「不尊重」;文章還強調所謂「勞動無分貴賤」,「幸福、成功沒有統一的標準」,不應該隨意點評或指責他人的選擇等。
不過,對於官媒的這番說教,中國網友留言評論道:「碩士畢業生送外賣,我不知道是不是基於理性,但肯定是基於現實,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但是要吃飯和掙錢。」、「別扯什麼幸福跟成功,相信沒有人會認為當外賣小哥是碩士生本人及其父母的人生理想。」
還有不少網友直接指出,官媒的論調是避重就輕,真正想掩蓋的是「中國經濟差、失業率飆升、年輕人找工作難」的社會現實。
時事評論員方原21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指出,碩士畢業去送外賣,反映出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才培訓規劃失效、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把問題說成是職業歧視,只是配合官方轉移民眾焦點。
方原說:「這個事件本身不是職業歧視的問題,本質上是社會資源錯配的問題。中國社會只有極少數人能接受高等教育,卻要做大多數人可以做的工作,這是屬於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會拉低社會發展的效率。」
經濟學者司令則表示,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經濟增長應該與就業人口的增長保持一致的增速;但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比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實際增長率,至少低4個百分點。他說:「這個缺口越大,失業率就越高,對中國政府構成系統性的風險也越大。」
司令分析說,按目前經濟狀況推算,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長和就業人口之間的缺口可能更大;中共政府要想解決問題,只能釋放更多資源去拉動經濟,但這樣做會變相大幅提高社會治理成本,對中國已不景氣的經濟來說,如同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