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廠在臺研發 政院:投資243億創新高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9月1日表示,臺灣因「民主廉能、地緣與半導體群聚、政策引導」三大強項,吸引外資來臺研發投資,今年已達新臺幣243億元,創歷史新高;國際大廠在臺成立研發中心約30家,包括美光(Micron)、默克(Merck)、恩智浦(NXP)等,顯示國際對臺灣投資環境具有信心。

經濟部1日在院會報告「吸引國際大廠來臺設立研發中心現況與推動做法」指出,現因全球經貿面臨疫情挑戰、美中科技角力、俄烏戰爭衝擊等,促使國際大廠重新調整研發及供應鏈布局。臺灣因防疫有成、非紅色供應鏈聯盟成型、半導體產業優勢,加上研發補助、智財權、攬才法、租稅優惠等政策誘因,帶動外商來臺投資意願。

報告顯示,目前國際龍頭大廠在臺設立研發中心約30家,其中包括美光、默克、恩智浦等9家,為近2年首次在臺設立。2022年外商在臺研發投資金額達243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半導體領域有多家國際大廠近5年研發投資逾300億元,預計帶動年產值2,300億元。投資區位北中南都有。 

蘇貞昌聽取報告後裁示,臺灣有三大強項,包含民主法治;位居亞太戰略關鍵地位,半導體產業領先全球;從補助、人才、租稅方面進行策略導引。政府也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至今通過總投資金額突破1.7兆元,此外,還有7年100億元「高科技研發中心-大A+計畫」等,多方面吸引外商來臺。

蘇貞昌提到,越來越多國際廠往南走,Google第二、三座資料中心將設在臺南、雲林,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在南科設顯示器製造中心,恩智浦在高雄楠梓園區設立車用測試中心。未來籌設中的嘉義、屏東及高雄橋頭園區陸續完成後,將成為吸引國際大廠的聚寶盆。

蘇貞昌說,臺灣跟外商連結更緊密,除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臺灣產業鏈韌性,也會形成臺灣「矽盾」,增進國家安全,提升臺灣全球產業價值鏈關鍵戰略地位。◇

延伸閱讀
美補助晶片業 大摩估台積獲600億
2022年08月29日 | 2年前
黑天鵝一直來 製造業景氣連7跌
2022年08月25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