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肺癌患者初診已癌末 醫籲45歲應篩檢
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癌症死因,肺癌已超越肝癌成為新國病,隨著肺癌人數逐漸增加,至今致病機轉仍未解,醫師認為,「基因」是最大的原因,因這類疾病好發於整個東亞地區,不過確切病因仍未有定論,對此,醫師也呼籲45歲民眾應篩檢,以利及早治療。
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8月26日發表新書「肺癌的治療與預防」,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以及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長楊志新均出席祝賀。
陳進興說,肺癌已連18年成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去年肺癌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甚至有超過一半病人,求診時就已確診為第四期、癌症末期。肺癌不會傳染,卻會遺傳,尤其臺灣女性具某些基因,特別容易導致細胞突變,除發病年紀比男性低外,死亡機率也比其他癌症高。
他分享,在20多年前剛升主治醫師時,曾有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兩個小小孩,太太看到他,就跪著求他,希望能救她丈夫,當時他也很想幫助病人,但最後她丈夫被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因當時只有化學治療,效用不大,最後病人也在3至6個月就不在了。這是那個年代,一個非常傷心的往事,這對一個家庭來講影響非常大。
同時,他也鼓勵病人,以現在的醫療科技「即便癌症晚期也不必氣餒,臨床上也看到許多治療成功的個案」,甚至轉移腦部,也可以透過標靶治療加上腦部電腦刀,都能夠處理。
對於罹患肺癌的致病機轉,楊志新進一步向《大紀元時報》表示,評估「基因」可能是最大的原因,因為這類疾病好發於整個東亞地區,從東北亞的韓國、日本、中國及臺灣,到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尼等國家,整個東亞地區病人都很多,但目前仍「不清楚」哪個基因片段,會增加肺癌風險,儘管有很多小小發現,但仍無法用基因正確診斷。
陳晉興說,門診肺癌患者愈來愈多,平均每天都要看200位肺癌病患,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問題,從手術相關到危險因子為何,及如何預防等,大家顯然都有不少疑問。因此希望藉由新書,能夠完整、且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民眾對肺癌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