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控制得宜 單日確診數9月底有望萬例以下
國內疫情趨緩,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3日分析疫情趨勢,Omicron中、重症個案數及死亡率均有下降,目前防疫重點仍是重症減災。雖然出現BA.4、BA.5等變異病毒株,但陳秀熙認為,臺灣歷經Omicron BA.2大流行後,社區已具有免疫保護牆,若控制得宜,臺灣9月底單日確診數有機會在萬例以下。
各年齡層染疫率統計指出,20至49歲單日感染率約為0.07至0.08%,但0至19歲單日感染率高於20至49歲,這應是0至16歲追加劑尚未完全接種所致,而50歲至69歲單日感染率約為0.04%,70歲以上單日感染率約為0.03%。陳秀熙表示,整體而言,各年齡層皆已達地方流行趨勢。
然而陳秀熙表示,藉由NPI(公衛防疫措施)、抗病毒藥物及疫苗施打可有效下降傳播速度、傳播速率以及減短傳染期,中、重症染疫情形也有下降趨勢,在中症方面,無論是50歲以下、50~69歲以及70歲以上的照護效益為74~81%,重症方面有61~74%,死亡率也從每日每10萬人0.30人降至0.20人,顯示臺灣在「重症減害」防疫上有顯著改善、並逐漸走出Omicron疫情的控制。
陳秀熙表示,臺灣今年遭遇Omicron BA.2大流行後,社區已具有免疫保護牆,未來應可度過BA.5的難關,不必過度焦慮。而依臺灣疫情進行推估BA.4、BA.5安全警示上下限,若防守佳,在9月底單日確診數有機會在萬例以下,而BA.4、BA.5若使臺灣造成再感染及突破性感染,9月底個案將在2~3萬人之間。
國內第二起BA.5家庭群聚
北部男60多歲母親確診
指揮中心日前公布8月1日本土新增2例BA.5變異株確診個案,其中北部30多歲男子的60多歲母親3日定序結果也是BA.5,成為北部首起、本土第二起經基因定序確認BA.5家庭群聚個案,目前研判社區感染可能性較高。另一名30多歲女性陽性接觸者,基因定序仍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