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成功研發 新臺灣藜雜交品種「屏科一號」

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耗時6年,成功研發紅藜與藜麥雜交品種「屏科一號」。(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耗時6年,成功研發紅藜與藜麥雜交品種「屏科一號」。(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文/記者簡惠敏

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進行「藜麥」和「臺灣藜」種間雜交及選拔工作,耗時6年,選育出不易倒伏、籽粒大顆且產量高的新品種「屏科1號」,目前進行品種權申請。

「屏科1號」由屏科大農園生產系謝清祥教授、林資哲助理教授,帶領喬靜農與巫金松2位同學研發成功。謝清祥表示,藜麥起源於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為國際重要的雜糧作物,與本土原生種「臺灣藜」同為藜屬雜糧作物;臺灣藜俗稱「紅藜」或「djulis」,為臺灣原住民傳統的糧食,藜屬植物分布廣泛、演化歷史悠久,遺傳組成相當複雜,在栽培上,藜麥「籽實較大」、「生產時間短」,而臺灣藜則是有「易倒伏」及「籽實太小」等特點。

(中間左起)農園生產系謝清祥榮譽教授、林資哲助理教授、學生團隊與「屏科一號」共同合影。(屏東科技大學提供)(中間左起)農園生產系謝清祥榮譽教授、林資哲助理教授、學生團隊與「屏科一號」共同合影。(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經由屏科研究團隊耗時多年,透過「藜麥」和「臺灣藜」兩者間進行「種間雜交」,來增加品種間的遺傳多樣性,選育出不易倒伏、籽粒大顆且產量高之新品種「屏科1號」,該名稱同時也代表屏科大不管遇到任何艱困事宜,都能以「不怕苦不怕難」的研究與實作精神來從容應對。

助理教授林資哲說,臺灣糧食綜合自給率偏低,其中最大缺口就是雜糧作物,國產雜糧產量不足,需從國外大量進口。「屏科1號」的誕生不只解決上述問題,更對應到SDG2-消除飢餓目標,其育成符合臺灣水土環境的雜糧作物,未來獲得品種權後,更能投入大量生產。

屏科大表示,隨著全球極端氣候日益增劇,產生農業生產環境、農產品質與供應、農民所得與產業,以及生物多樣性極大的影響,甚至危及糧食安全,屏科大以改善農業生產與環境危害兩者間牴觸為己任,為國人食安健康打造安全的未來。◇

延伸閱讀
屏科大食品系獲美國食科學會認證
2021年12月31日 | 2年前
吸引貓頭鷹繁殖 鳳梨田設巢箱
2021年12月16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