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服務更要經營 年底選舉尋找三種里長

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里長郭書成。(記者林仕傑/攝影)
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里長郭書成。(記者林仕傑/攝影)

【記者李世勳/報導】

「猜猜這要多少錢?」指著伯爵社區裡一個新穎的公車亭,年輕的汐止區湖興里里里長郭書成自豪地說,這裡本來只有個公車站牌,以前一位老里長自掏腰包搭了個公車亭,但由於是自己蓋的,當破舊倒塌後,市府也無法進場維修,郭書成花了三年的爭取,才獲得經費建了合法的公車亭,讓民眾方便等公車。

郭書成指著伯爵社區裡一個新穎的公車亭,講著他爭取的過程。郭書成指著伯爵社區裡一個新穎的公車亭,講著他爭取的過程。(記者林仕傑/攝影)
郭書成花了三年的爭取,才獲得經費建了合法的公車亭,讓民眾方便等公車。郭書成花了三年的爭取,才獲得經費建了合法的公車亭,讓民眾方便等公車。(記者林仕傑/攝影)

但也不是所有事情都那麼順利,伯爵社區裡的人行道偏少,車子快速的來往,對行人很危險,但簡單的人行道並不簡單,有兩次案子都包出去了,施工人員都進場要建人行道了,結果被不同意的人找了另外的政治力量擋了下來,郭書成帶點怒氣地說:「超崩潰的,而且這就是一個安全性的問題,這邊如果未來被撞死一個人,政治人物要出來下跪嗎?」

伯爵社區裡的人行道偏少,車子快速的來往,對行人很危險,但簡單的人行道並不簡單。伯爵社區裡的人行道偏少,車子快速的來往,對行人很危險,但簡單的人行道並不簡單。(記者林仕傑/攝影)

青年參政還不夠 地方政治文化有待改變

年底將舉行四年一次的九合一選舉,當中最基層的里長,是與民眾最貼近的職位,但到底里長的工作是什麼?怎樣才是一位好里長?好壞里長對地方潛在影響是什麼?又,如果你想選里長,該如何進行?

這些恐怕許多人並不是那麼清楚,然而民主社會的健全恰恰就是從這些最貼近民眾的職位開始,如何選出好里長、能怎麼和里長互動使鄉里更加美好?這恐怕是每個公民得學習的重要一課。

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成了青年參與政治的契機,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政治對生活的影響,甚至許多人投入到各類公職人物的選舉中,想透過親身參與來改變自身的政治環境。

以往被大眾忽視的里長一職也被看見,所以當年有民間團體號招青年「大家來選村里長」,也有政黨舉辦的「民主小草」,動員年輕人回鄉里選里長,從最基層來改變社會。

八年過去了,對前「實現會社」創辦人、前台南副市長王時思來講,目前青年參政情況是有比以前多,但他認為還是不夠,還沒能達到改變地方政治文化的量能,而相對於里長這個跟民眾最貼近的職位,一般青年參政還是必較多選擇議員或立委。

但回歸到參政本質,就是參與公共事務,加上王時思認為,目前沒有比較像樣的反對黨,青年參與政治,若想要一個可發揮的角色,又能夠影響基層的公共事務,那麼村里長作為公共參與在政治上的最小單位,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她創辦的「實現會社」是個輔助各種議題實踐的社會企業,第一個案子就是創立了「獨立村里長學院」, 想找獨立於既有利益、政治力量之外,純粹從家鄉做公共事務開使的人選村里長。

在做這個案子的過程中,她對台灣的村里長現況做了些調查,王時思發現,台灣里長超過三分之一都是同額競選(也就是說該里只有一名參選人,只要一票就能當選),而且平均年齡58歲 ,而超過三分之一是超過65歲,許多連任時間很久,還有超過三分之二是男性,男女比例差大過任何公職。

這表示地方的利益結構事固著的,里長較缺乏變化與多元性,王時思表示:「可以看出來,台灣的基層民主上比想像的距離還要大,我覺得更應該從里長開始(改變)。」

里長在做什麼?

提到里長,一般印象裡就想到長者的角色,也就是眾人口中的「里長伯」,但具體里長職責是甚麼? 一般人可能也不太知道,時常的印象就是選舉時候的「樁腳」,或是熱心服務鄰里的長者,或是地方頭人、和事佬等等。

其實里長的角色非常模糊。根據《地方制度法》與《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村里長是無給職的,但每個月可領事務補助費新台幣45,000元(近來已修法,下屆里長事務補助費講調漲為50,000元),而其職責為「受鄉(鎮、市、區)長之指揮監督,辦理村(里)公務及交辦事項。」

法令上,里長就是一個地方政府與社區中間承上啟下的中間人,上面的政令藉由里長傳達給地方與社區,而社區的民意時常得透過里長傳給政府,讓政府知道地方的意見。

里長是政府的最末端,但並不屬於公務人員,而且又是選舉產生,很接近民意代表的職位,所以在實踐上,他們是重要的基層力量,地方上的大小事物都是里長的事,舉凡垃圾清潔、里民吵架等問題里長都必須解決,村里長可說是一個地方利益的協調者。

但就是由於里長職責之法源依據對其職務之敘述實在過於含糊,里長能做的的事反而是非常廣,里長不做什麼事,也不違反法令,但要大刀闊斧,是可以協調各方資源進入社區。

里長的基本款是按照法令,只做傳達政令的事;再好一點,就是大小事服務周到;再更好最一點,里長也可以是社區的規劃師,擘畫社區的整體發展。

里長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一、里長可以是社區規劃師

怎樣的里長比較符合現在臺灣社會的期待呢?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里長郭書成,受太陽花學運啟發,燃起他對政治熱情,大學畢業後,第一個工作就是參選里長。25歲就選上里長的他,已在地方服務近四年了,對於里長能做的事非常有想法。

郭書成與王時思一起創立了「獨立里長學院」,經常製作影片在在網路上分享關於里長的小知識,讓民眾與更了解這個職位。

走進他的住家,客廳裡有一個大沙發,很眼熟,原來這裡就是他的客廳兼拍影片的錄影室,對於里長,他侃侃而談:「因為你(里長)是最了解這個里的人,所以我們期待的方向是:這個里的規劃師,建構社區未來的藍圖,然後一步步去實踐。」

由於他服務的里在山邊,自己住的伯爵山莊就是在山間,是個退休人士很多的地方,所以他對於湖興里規劃是「宜居的社區」,適合老人和小孩生活,因此就得有更多的人行道,也得有活動中心,在裡面可以設長照站。另外,由於社區養寵物的人很多,必須有更多的寵物設施,公園裡也得有寵物專區,適合寵物奔跑遊玩,才不會影響其他行人。 

這些或許想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一點也不簡單。而里長就是得想盡辦法、用各種創新的手段去解決社區的老問題。

郭書成舉例,像是設立活動中心,這也是之前老里長的政見,但多年來就是公文往返, 市府就是以經費不足為由駁回,16年來還是爭取不到。郭書成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以租代蓋,但實際爭取後發現,以租代蓋要牽扯到的法令問題太大,後來還是用傳統爭取預算的方式,但與先前里長不一樣的是,爭取時得勤跑各單位,「要跑承辦,要在各式各樣的場合提這件事情,像市長行動治理等各式各樣會議跟他們說有這需求,當然還有找議員協助,硬把這預算爭取下來了。」

除了積極爭取、議員促成外,郭書成用設立長照站長這理由切入,踩到政府做長照的痛點,湖興里的第一個活動中心才終於要在 2022 年動工並落成;社區關懷照顧據點也在外部機構的合作幫忙下得以設立。

湖興里的第一個活動中心將要在 2022 年動工並落成,郭書成指著活動中心用地。湖興里的第一個活動中心將要在2022年動工並落成,郭書成指著活動中心用地。(記者林仕傑/攝影)

另外,伯爵山莊自來水管系統老舊,時常東補西漏,不然就是停水,一般處理方式就是哪裡漏水就補哪裡,很難從根本系統上解決,因為社區水管系統牽扯的問題太複雜,郭書成一查才發現,原來社區裡的管線是社區住戶共同持有,並不屬於自來水公司的,「很神奇吧,這也是我上任後才了解知道的,不然我住在這裡二十幾年,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因為這水管系統牽扯到十幾個社區,行政溝通工作之繁雜,令一般人生懼,但他不放棄,上網查了許多資料,沒想到在一篇小小的新聞報導中找到了解決的線索,這篇報導提到基隆立委蔡適應爭取預算解決地方自來水管問題,他循線找到蔡適應,一探才知:2019 年通過的一項老舊高地社區改善計畫,提供競爭型預算,補助將自來水管設備移轉給台水的移轉費,補助額高達 80%。

「政府的角度是現在缺水,漏水率沒辦法有效改善,就是像這種地方漏水最多,因為這是老舊管線,但不是公家的,自來水公司也無法進場維修,政府的角度是要解決漏水率,但民眾的角度是沒那麼多錢修,所以就有這預算。」

郭書成認為,由這案例可以得知,好的里長最好要有資訊處理的能力,能夠持續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若他沒有分析、查詢大量資料的能力的話,也不會找到這解決問題的線索。

二、為社區創造幸福感

形成經營才能永續

有多年社區營造經驗的台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負責人許主冠,他提到對里長職能不同的期待反應出世代的差異,上一代的人喜歡那種見過面打過招呼的人情網絡關係,可是現今世代看重的是有邊際的人際關係網路,更有公民意識,著重分明的公私界線。

許主冠認為,里長可以思考、弄清楚社區的需求,除了對接政府資源,也可以從事環境社會治理工程,創造社區居民有幸福感。  

許主冠指出,里長這職務可以不只是「服務」民眾,而是用「經營」社區 ,「用少數人服務多數人,註定失敗 ,但如果形成經營,才能永續。」 

對許主冠來講,「服務」是接近於照顧到里民的基本需求,像是安全、里民能生活,這是生理層次,但「經營」就是觸及比較高的層次,像是里民互相尊重、互相愛護,這是社交、社會承認的需求,甚至是自我實現的需求。

他舉例,若社區裡單親家庭比較多,里長可以透過觀察理解這些家庭,從核心問題著手,例如找個場域安置下課後的孩子們,並提供簡單的晚餐,家長下班後再來接孩子就好,自然的他們就會認識彼此,建立起連結。

許主冠說:「『服務』是很認真的用單向想法提供給你好處,『經營』是從大家最大公約數,提供空間讓你駐足留下來,彼此認識之後才會談出需求,這需要點時間,所以(里長)才需要四年的時間去想像。」

桃園有「千塘之鄉」之稱,境內星羅棋布的埤塘,而龍鳳里有個夜鷺埤塘,早先被作為魚塭,但由於業者沒處理好,竟就地掩埋大量死亡的魚隻,導致惡臭四溢。龍鳳里里長黃進仕回憶,他爭取經費租下埤塘,並結合社區規劃,經營的埤塘,還打造環湖步道,並打通步道到附近的龍安國小,讓孩童上學可以避開車輛。

桃園市桃園區龍鳳里里長黃進仕。桃園市桃園區龍鳳里里長黃進仕。(記者李世勳/攝影)
桃園夜鷺埤塘。桃園夜鷺埤塘。(黃進仕提供)
夜鷺埤塘也是學童們了解當地生態的地方。夜鷺埤塘也是學童們了解當地生態的地方。(黃進仕提供)

另外,還引進了醫院的健康促進計畫,環湖步道上有標明全長830公尺,快走、慢走、慢跑能消耗多少熱量等標示,在地上還有彩繪,全長用特色後鳥彩繪當作里程計算,還畫上地方特色的彩繪遊戲,兼具灌溉、防洪與休憩功能,是鄰近居民凝聚在地情感的基地,有濃濃人情味。

夜鷺埤塘健康步道導覽圖。夜鷺埤塘健康步道導覽圖。(記者李世勳/攝影)
環湖步道地上還有童玩彩繪。環湖步道地上還有童玩彩繪。(記者李世勳/攝影)

三、問題就算再困難

也要不斷想辦法

台北市文山區萬興里里長詹晉鑒,是個台大法律系碩士畢業的律師,2014年加入民進黨的「民主小草」計畫參選里長,他的選區是傳統的藍大於綠的地方,而如今他不但選贏,還當了兩屆。

臺北市文山區萬興里里長詹晉鑒。臺北市文山區萬興里里長詹晉鑒。(記者林仕傑/攝影)

詹晉自鑒己分析,由於前里長是在當地當了八屆(32年)的老里長,剛開始還有服務鄉里的熱情,到後來可能當太久了,變得比較不主動,里內積了許多難解卻待解決的問題。詹晉鑒在參選時,當地許多深藍的選民告訴他,只要能夠解決他們在意的問題就投給他,這些問題像是整修公園、活動中心,解決交通堵塞的問題等。

詹晉鑒當選後也一一解決這些問題,但對他來講,當上里長後發現,最難解決的是他稱為「私人問題公共化」的問題,也就是本質上是私人財產的問題,卻外溢到鄰里,成為了公共問題。

他以政大附近麥當勞對面、被學生戲稱為「垃圾攤」的地方為例,那是學生吃小吃常去之處,旁邊的一條泥濘小路,坑坑洞洞,下雨就是淹水,造成行人麻煩,但是私人擁有,而且也不知地主有多少個,長期以來沒人處理。

詹晉鑒上任後接獲陳情,他硬著頭皮,問出地主是誰,為了表示誠意,他提出要自掏腰包幫忙修補,沒想到地主一聽,就自己花錢把路補好了,詹晉鑒說,自己之所以能獲得藍色選民的信服,是因為他改變了很多三十年來前里長沒有做的事情。

詹晉鑒分析:「比較好的里長就是說,縱使知道問題很難解決,里長出面大概也解決不了,但比較不積極的里長就會說:這個跟我沒關係啦,另外一種里長就是會試著想出一些方法,每次雖然前進三步但退兩步,沒關係,我有前進就好了嘛,我認為這就是(里長好不好的)差別。」

詹晉鑑找了設計團隊,依萬興里內的特色設計了路牌,像是圖片裡的意象就是動物園以及政大,都是萬興里內的特色。詹晉鑒找了設計團隊,依萬興里內的特色設計了路牌,像是圖片裡的意象就是動物園以及政大。(詹晉鑒提供)
詹晉鑑找了設計團隊,依萬興里內的特色設計了路牌,實現她的城市美學。詹晉鑒找設計團隊,依萬興里內的特色設計了路牌。(詹晉鑒提供)

民眾可以怎麼「使用」里長?

里長可以對社區帶來很大影響,那麼民眾可以怎麼在生活中善用里長的職能呢?郭書成提到,由於台灣每個村里間的型態差別太大,最小的里只有50人,最大的里近5萬人,所以每各里的里民能怎麼要求里長很難一概而論。

但一般來講談,通常里長有一年六十萬(各縣市不一定)的里基層工作費,所以費用在十萬塊以下的建設設施,由於不用招標,通常里長有辦法爭取得到。

另外,像是里內道路交通規劃或是標線問題,像是有沒有人行道,有沒有路邊停車收費,這些都需要村里長出來跟里民溝通,然後做較好的規劃。 

台灣的交通不尊重行人,長期被人詬病,但是一般的道路實際管轄權是屬於當地政府,往往出了大車禍了,政府才會介入修改道路,若民眾可以由下而上的,在發現道路設計有問題時,就向里長提案改變,那麼就能一定程度上預防許多事故發生。

王時思表示,其實外地人要到當地租房子,找里長是很好的諮詢對象,因為里長會知道許多比較住戶的樣態與資訊。

另外,當地震火災重大災害,是由里長里長規劃與提供避難中心資訊的。王時思提到,想規劃新的公園,或是新增一些非制式的玩具,這些也很適合找里長。

或是在活動中心想要開設什麼課程,也可以提出申請,或是某些空地太雜亂或是雜草太長,希望可以維持可整潔,也可找里長。

問到有沒有哪些問題最好不要找里長?郭書成立刻想也不想地回答:「銷單!」這是他當上里長後衝擊很大的事,有一陣子派出所拖違規停車比較頻繁時,一個星期就有三、四通電話希望里長能過幫他銷單。台灣民主化到今天,他本來以為民眾的法治觀念有跟上,但沒想到遠遠還不夠。

當然他也會接到許多電話抱怨鄰居狗叫太大聲,或是青蛙叫太大聲,希望里長處理,這實際這是動保處或環保局的職責,不過他表示:「這我都可以理解」,其實這些問題就是找飼主談,盡力幫忙之外,這恐怕是全台灣里長懸而未解的難題。

但這種難題恐怕是里長的日常,怎麼回應還是要看里長個人,桃園龍鳳里里長黃進仕回憶起一次難題,一次除夕夜大半夜接到電話,外籍配偶的老兵先生去世了,但除夕夜半夜時所有人都放假,黃進仕也無能為力,就陪著她等到天亮,隔天才找到相關單位來處理,「陪伴」有時候也是一種解決辦法。

選里長非得花大錢?

了解里民需求才是王道

王時思表示,選里長前,首先得對里內的生活型態要了解,知道社區有哪些需求待解決,另外,選舉畢竟是選舉,認識的人越多越好,若平時沒在社區生活、互動,那要選就滿困難的,「如果是年輕人要出來選,我就會建議說先真的在在地生活看看,跟當地人互動看看,看你對當地的想像是什麼樣。」

一提到選舉,一般想到的就是「花大錢」,但對郭書成來講,他選里長只花了13萬,他提到,當初他的選區有四位候選人,而他們社區選民分佈是20~40歲的選民佔30%,40~60歲的選民佔40%,60歲以上大概30%,四位候選人只有他一位年輕人,所以他鎖定40歲以下族群,文宣設計都走年輕風格,設計師就是自己的女朋友。

候選人都會站路口,郭書成也不例外,但他堅持不用大聲公,而是改用翻字牌的方式,在70秒等紅燈的時間內慢慢翻,把想說的話與政見都寫在上面,靜靜地展現自己給選民。

而且他堅決不鞠躬不拜託,而且以政見為大,所有文宣上都放了政見。另外,他把女友的機車改裝成一個小攤子,每天到當地社區人潮多的地方,每看到一個人來就跟他講一個政見,看到有人帶寵物來就講關於寵物公園的政見,看到年紀比較大的人就講長照政策。

郭書成的一些高中同學也滿挺他的,他們會一起掃街發傳單、折DM、彩繪,甚至叫他起床,「其實是滿珍貴的回憶的」。

他還架設了臉書粉絲頁,有一篇文章獲得特別大的迴響,那就是他們掛的布條莫名消失,前里長的布條卻完好無恙,這讓很多原本覺得投誰沒差的選民感到氣憤,進而出來投票,「我也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是因禍得福啦。」

對詹晉鑒而言,雖然有政黨支持,但不過就是一筆三萬塊的政治獻金與大咖政治人物一起曝光的機會,有些人會有特定媒體採訪露出,但詹晉鑒回絕了這機會(他怕當時律師事務所的老闆知道他的政治立場)。

所以還是回歸到最基本面,下班後與周六日就在里內散步掃街,雖然萬興里藍大於綠,但還是有一些人對本來的里長不滿,這些人就帶著他深入拜訪深藍里民,許多人向他表明:「我是深藍的,但你只要做到這些事情,我就投你,像是整頓指南路交通、把活動中心翻新整頓公園等等。 」◇

黃進仕則提醒,經濟因素也得考量:「里長每個月四萬五千的事務費,假設你沒有房子,政府也撥一個辦公室給你,而且有時候辦公室撥給你是在那種樓上的,不會得里民的認同,你可能都還要花錢租,你錢花在這些上其他可以用的又更少了,所以不要說選上里長有這事務費就來選,這是很不好的初衷。」

延伸閱讀
桃園里長 桃園醫院42歲生日快樂
2021年12月17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