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脫離亞洲生產 歐美品牌回流本土挑戰多
從美中貿易戰到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再到近期的俄烏戰爭,一次次的曝露全球貿易體系的脆弱性,許多將生產鏈轉移至亞洲的歐美企業,紛紛萌生讓「製造業回流本土」的念頭,不過,隨之面對的挑戰也不小,包括零部件採購、人力成本高昂,以及如何在生產系統已消亡的歐美重新布局等。
《華爾街日報》5月6日文章指出,幾十年來,西方企業在亞洲、東歐或拉丁美洲生產著服裝、玩具等各種產品,因為這些地方有便宜的勞力和健全發展的供應鏈。不過,全球經濟體系在近年一再受到衝擊,讓許多歐美企業重新思考這樣的生產模式。
時間拉回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掀起了貿易戰,令仰賴美中貿易順暢關係的企業驚慌失措;到了2020年,疫情帶來一波接著一波的工廠關閉、港口堵塞和卡車短缺,擾亂供應鏈並推升貨運成本;如今,俄烏戰爭再次讓全球體系陷入不安,也進一步暴露國際貿易的脆弱性。
這5年多來的種種危機,讓「製造業回流本土」一事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供應鏈諮詢公司BCI Global執行長官巴克(René Buck)說:「回流本土現在成了董事會的熱門話題。」
根據BCI去年底對125家公司進行調查,大約三分之二的歐美製造商表示,在2025年前,會將亞洲生產業務的一部分帶回國內,五分之一表示將帶回大部分或全部業務。
有的企業已展開行動。例如芭比娃娃的生產商美泰兒公司(Mattel)4月表示,將把公司的部分生產,從亞洲轉移到墨西哥。床墊製造商Tempur Sealy最近在美國新設三座生產設施,目的是要減少未來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需用自動化取代亞洲廉價勞力
法國運動服飾業者Salomon的產品已在亞洲製造15年,出於減碳意圖以及想避免供應鏈瓶頸,該公司決定重新開始在法國製鞋。而Salomon面臨的挑戰是,要在這個製鞋產業已滅亡多年的國家,建立起必要的供應鏈。
首先,Salomon在阿爾卑斯山附近的小鎮蓋一家自動化鞋廠,也重新設計鞋款,將每雙運動鞋的零部件數量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二,達到大幅縮減供應鏈的效果。不過,還是有採購材料的必要,而法國基本上沒有供應商。目前,Salomon的鞋底和其他部件,主要仍從現代製鞋業的兩大重鎮購買,即中國和越南。
諮詢顧問和企業高層表示,鞋類產業要回流本土特別難,因為亞洲製鞋廠擁有充足、廉價、技術性較低的勞力。西方無法重現這種模式,只能轉向自動化。
Salomon的先進鞋廠去年開始運作,生產越野鞋和登山鞋,經過幾次延宕後,預計今年稍晚上市。在法國的售價分別為130歐元(約新臺幣4,058元)和160歐元,與現有產品差不多。該公司副總裁Guillaume Meyzenq表示,他們將希望寄託於「在地生產」、「具永續性」等賣點。
Salomon的這家先進鞋廠雇用了15名工人;一家典型的亞洲鞋廠需要五倍的人力才能有同樣的產量。Meyzenq說,把運輸成本降低、再扣掉關稅,法國製的鞋與亞洲製的一樣有利可圖。
製造業回流 未必會成功
Salomon對越野跑者而言是個搶手的品牌,但相對於德國大廠阿迪達斯(Adidas)等主要運動鞋生產商而言則是小眾市場。
阿迪達斯2016年在德國開設一家自動化工廠,2017年再到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設廠,然而,兩家工廠都在2020年關閉了。該公司發言人表示,將恢復以前主要在亞洲和南美洲生產的模式,以便更接近供應商,沒有再次嘗試將生產轉至北美或歐洲的計畫。
也有成功的案例,美國鞋廠New Balance今年3月在美國麻州設立第六家美國廠,營運長惠勒(Dave Wheeler)表示,雖然大部分的鞋在海外生產,但該公司希望滿足市場對美國製系列不斷成長的需求,同時提升抵禦供應鏈中斷的能力。他說:「離消費者越近越好。」
New Balance從未停止在本土製鞋一事,目前擁有能夠提供70%以上所需零件的本地供應鏈;該公司表示,正朝100%邁進。
供應鏈打造需時間 亞洲仍是產能主力
Salomon製鞋需要的零部件,目前僅運動鞋主體的纖維,向法國合作夥伴、纖維生產商Chamatex採購,兩家工廠剛好設在隔壁。
Meyzenq說,旗下鞋廠要先啟動,才能說服供應商參與合作。雖然法國的鞋類供應商匱乏,但義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保留了部分製鞋能力。Salomon認為,若要替所有零部件發展出在地供應鏈,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但最終應該能完全依賴歐洲的零部件。
該公司表示,如果歐洲能成功,希望也能在美國建立一個類似的自動化工廠。新工廠的目標是滿足美國和歐洲約四分之一的當地需求。
儘管如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亞洲仍將是該公司全球大部分產量的主力。Meyzenq表示:「推動創新是一回事,但必須務實,亞洲仍將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