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銅獅納文化景觀 故宮保存維護現有風貌

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的「天下為公」牌坊、銅獅等重要景觀元素,28日獲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登錄為文化景觀,將保存、維護現有風貌。(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中央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的「天下為公」牌坊、銅獅等重要景觀元素,28日獲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登錄為文化景觀,將保存、維護現有風貌。(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中央社)

【大紀元訊】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28日電)繼故宮博物院正館被登錄歷史建築後,院區內的「天下為公」牌坊、銅獅等元素在今天獲得文資身分,被納入文化景觀。台北市文化局指出,故宮將保存、維護現有風貌。

民國54年落成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在109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同時決議登錄院區為文化景觀,範圍則未定。

故宮研究並列出「天下為公」牌坊、至善園、梅花鼎、銅獅、研究大樓、圖書文獻大樓、華表大道及其兩側龍柏等重要景觀元素後,在今天送到文資會審議。

根據故宮擬具的登錄文化景觀理由,院區規劃與建築設計最初由建築師黃寶瑜所完成,以梅花鼎做為視覺消點,從「天下為公」牌坊、步步高陞的台基,沿著華表以對稱的梯壁襯托出正館的高度,架構了一個國族文化的空間序列,鋪陳出國家級博物館尺度的中軸線,呈現恢宏氣勢。

不過,有文資委員對於登錄理由中的「國族文化」4字有疑義。協助撰寫登錄理由的文資委員王維周說明,當時相較於在中國發生的文化大革命,故宮刻意宣示自己在政治與文化上的正統性,因此用「國族」2字,而不是「中華」。

文資委員討論後,最後在故宮支持下,決議將「國族文化」改為「中華文化」,且故宮須保存、維護華表大道中軸線上的現有景觀視覺軸線,不得於正館後方增設影響天際線的設施,其餘在不破壞中軸線的前提下可增設博物館等必要公共服務設施,內部空間也可彈性規劃。

台北市文化局文資科長賴郁雯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說明,故宮一開始只有正館獲得歷史建築身分,現在文化景觀範圍確認後,從單一點變成面的保存,為了讓現在最重要的中軸線不被破壞,以後周圍的開發行為都會受到文化局管制。(編輯:方沛清)1110328

延伸閱讀
2022台灣燈會閉幕 高雄交棒台北
2022年03月01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