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帶動通膨 全球房市恐居高不下
隨著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供應鏈斷鏈及海運價格不斷攀升,使營建業原物料成本大幅增加,各國為力求經濟表現回溫,大力推動貨幣量化寬鬆(QE)政策,均導致房市價格走揚。專家表示,未來Omicron帶動通貨膨脹,恐進一步推升房市價格,後續仍需密切注意。
根據瑞普萊坊(REPro Knight Frank)最新發表的2021年Q3的「全球住宅房價指數」,其比較全球主要的56個國家級區域,在含通膨的數據中,土耳其以年增率35.5%居冠,其次依序為韓國、紐西蘭、瑞典及澳洲;其他較為熟悉的國家,例如美國漲幅為18.7%、加拿大17.3%、德國12.5%、英國11.8%、日本8.9%、新加坡7.5%、香港3.8%、中國3.2%。
由於各國通貨膨脹程度不一,扣除通膨因子後,韓國房價指數成長幅度以23.9%排行第一,而臺灣原先位居全球第30名的中後段班,不考慮通膨的情況下,卻以年增率6.9%來到第23名的中段班。
韓國房價升幅 居亞洲首位
韓國房價竄升幅度是亞洲首位,細究原因,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說,韓國的主要問題是韓國企業回流後,因為貨幣太多、利率太低,資金都往不動產跑,直到央行開始持續一波接一波升息後,才將房價上漲的幅度抑制住。
章定煊指出,接下來Omicron疫情越嚴重,通貨膨脹就越厲害,這會給房市帶來刺激效果,未來貨幣是否考慮緊縮來抑制通貨膨脹,還是決定要讓經濟成長,就介於兩難之間。
美國全球住宅房價指數排名第六,加上去年11月新屋銷售持續暢旺,房價創下60年來的高點。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表示,美國先前都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去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比前年有大幅度的改善,加上就業市場非常強勁,都驅動了美國整體房市的表現。此外,股市帶來的財富效果,也會同步推升房屋購買能力。
劉佩真認為,未來美國房市變數,主要還是看美國聯準會(Fed)的升息動作,2022年至2023年可能會有各3次的升息,讓原先漲幅較高的美國房市帶來負面因素,因為利率上漲,也意味著貸款的負擔更加沉重,資金利息也會增加。
而日本在經歷1990年代的房市泡沫後,在房市結構上與各國有很大的不同,民眾租屋盛行,並不認為一定得買房,使日本整體房市價格沒有顯著上漲的趨勢。劉佩真表示,因為日本通貨緊縮多年,經濟復甦狀況也一直不盡理想,外資回流情形也沒有臺灣明顯,加上疫情干擾使民眾收入縮水,原本日本政府想利用東京奧運活絡周圍房市,但並未有太突出的表現。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則點出,全球房價上漲的成因,各國其實不盡相同,日本老年化、少子化的問題很嚴重,房屋供給量不減反增,才讓房價維持在正常的成長幅度。
中國房市降溫 開發商拋售房屋還債
反觀中國住宅房價指數居於後段,劉佩真說,中國房市其實上漲多年,當局祭出幾波調控政策後,似乎都沒辦法有效遏止房價上揚,而不動產開發商不斷舉債購地,並擴大槓桿操作,使中國面臨房市泡沫化的疑慮。
她進一步說明,例如恆大購地面積非常大,且舉債規模更超過3千億美元,中共三道紅線阻斷了銀行端的金流,加上中國限購令等措施,導致現金流無法順利償還債務造成違約,許多開發商因為需要資金周轉,拋售不少房屋還債,才使中國房價漲勢有所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