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德中/合作) 梅克爾:最初太天真

執政近16年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卸任前接受媒體專訪。圖為11月17日梅克爾演說時的轉播畫面。(JENS SCHLUETER/AFP via Getty Images)
執政近16年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卸任前接受媒體專訪。圖為11月17日梅克爾演說時的轉播畫面。(JENS SCHLUETER/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賴意晴/編譯】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週三(11月17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時承認,德國在與中共當局的一些合作領域,起初可能過於天真;但梅克爾認為,不應該為了應對日益緊張的局勢而切斷所有聯繫。

報導指出,梅克爾一直堅持與中方接觸的政策,因此在她擔任總理的16年中,儘管歐洲國家在不公平競爭和工業間諜活動方面對中共存在諸多不滿,中國仍然成為德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並且形塑了歐洲對於中共的立場。

「或許我們最初在對待一些合作夥伴關係上的想法過於天真」,梅克爾受訪時說:「最近,我們對此進行了更仔細的觀察,也更正確。」但梅克爾也強調:「就我的觀點,完全脫鉤不會是正確的事,那將對我們造成傷害。」

德國被批評對中共太軟弱

中國在2016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在梅克爾任職期間,中國經濟強勁成長,也推動了德國經濟的成長。但是一些批評者說,德國現在過於依賴中國,在侵犯人權等諸多令人難堪的議題上,對中共過於軟弱。

梅克爾政府曾說,梅克爾每次正式訪問中國期間,都提到了人權問題。截至目前,梅克爾訪中次數不下12次,同時她還訪問許多亞洲國家,尋求貿易多樣化。

報導指出,梅克爾已經放棄競選下屆總理,梅克爾內閣目前是看守政府,一旦德國新政府成立,她也將卸下職務。梅克爾表示,德國及歐盟其他國家還是要繼續與中國合作,要相互學習。

據了解,德國新內閣的部分成員主張對中共採取強硬路線,梅克爾說:「我們需要一個開放的體制,對每個人的評價都應該遵循同樣的標準。」

歐洲高科技 落後美中

梅克爾說,在智慧財產權和專利保護問題上,德國持續與中共當局討論,因為涉及德國的中國留學生和在中國營運的德國企業。她提到,西方民主國家一直試圖為新技術制定道德標準,但若要掌控影響力,就必須在創新方面保持領先。

梅克爾說:「目前,在量子電腦和人工智慧(AI)等領域,歐洲並不占優勢。」她直言,在許多領域,中國和美國做得要更好一些。

但梅克爾表示,德國政府必須保護關鍵基礎設施,例如制定保障資訊安全的相關法律,為下一代電信設備商設立較高的門檻,對象就包括中國華為。梅克爾補充:「但是我需要強調,不應該從一開始就排斥某個企業,這在任何時候都是重要的。」◇

延伸閱讀
百年中共沒能解決接班人問題
2021年11月17日 | 2年前
黃明志《牆外》唱出自由渴望
2021年11月14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