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展半導體产业 2030年芯片收入增两倍
日本政府表示,將積極推動國內半導體發展,目標是在2030年將年收入,提高到13兆日圓(約新臺幣3.45兆元)以上。
據彭博社報導,2020年日本晶片營收約為4.5兆日圓,換言之,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希望在10年內將年營收增為3倍。
報導稱,該計畫是在日本經濟產業省召集的一個業界專家小組會議上所提出的,希望確立半導體和數位轉型的國家戰略。經濟產業省將利用該會議的建議,確定明年的預算提案。
日本官員預計,由於5G無線網路和自動駕駛等技術的擴大採用,到2030年全球晶片市場將成長為2020年的兩倍,達到100兆日圓。
此前,台積電和索尼集團已宣布,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計畫在熊本縣建造一個新的晶片工廠。日本政府表示,希望看到更多類似的合作。
歐盟:盼歐洲晶片市占加倍
希望扶植半導體產業的還有歐盟,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一(11月15日)表示,將在明年提出《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內容,目標是至2030年歐洲的晶片在全球市占率倍增,從目前的10%增至20%,且要生產技術最頂尖的晶片。
根據歐盟官網,范德賴恩週一參觀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時表示,歐盟將大力推動投資半導體產業鏈,以達到供應自足及提升歐洲競爭力。
范德賴恩今年9月曾宣示將制定《歐洲晶片法案》,如今更明確的指出,歐盟將在明年上半年提出法案內容,目標是至2030年歐洲的晶片在全球市占率倍增,從目前的10%增至20%;她也說,歐洲晶片產量增加對歐洲有利,因為代表可以減少對一些東亞國家的依賴。
在疫情爆發初期,許多晶片製造商停產,但同時間的遠距教學及工作需求大幅飆升,因此造成全球晶片荒,至今仍未解決。歐洲方面意識到過度依賴亞洲和美國晶片供應商帶來的危險,因此歐盟積極推動晶片法案,特別明年上半年是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對議題推動掌有主導權。
不過外媒曾報導,歐洲要提高晶片供應仍面臨障礙,因歐洲企業在不確定工廠能否全產能運作來提高獲利之下,恐不太願意進行大量投資。
歐盟是否與臺灣半導體大廠合作也備受矚目。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署長魏恩德(Sabine Weyand)上月曾表示,待法案上路後,歐洲將增加晶片產量,也希望能與臺灣等夥伴合作,不僅是因為臺灣擅長半導體生產,也因「科技就是安全問題」,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更佳。
疫情爆發後,晶片供應一度暫時中斷。同時,隨著遠程辦公和線上學習等居家趨勢興起,全球對移動設備、個人電腦以及數據中心升級的需求大增。儘管多數晶片製造商已恢復生產,但仍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晶片短缺阻礙了科技和汽車行業的發展,使企業損失數十億美元的收入,許多國家都將晶片供應,視為國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