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193天 本土、境外、死亡「3個零」

圖為北市花博爭艷館大型接種站。(中央社)
圖為北市花博爭艷館大型接種站。(中央社)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

國內18日無新增本土、死亡及境外移入中共病毒(COVID-19)病例,這也是自今年5月中旬三級警戒後首現「三零」。國內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稍早透露疫情警戒,可能降為一級,指揮中心則表示,降級需要綜合判斷,確定後會再對外公布,另新增8例接種疫苗後死亡,截至目前累計895人死亡。

陳時中赴立法院備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改由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主持。

稍早陳時中赴立院質詢前,面對媒體提問,本土疫情降溫,是否代表距離一級警戒更近一步時坦言,「可以這樣講」。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周志浩被問及降級標準、何時能降級,及邊境解封相關規劃時則表示,目前還在進行內部討論,需要綜合判斷、多面向評估,確定後會再對外公布。

另外,有男大生打完BNT疫苗後三天,出現心律不整、心悸的狀況,家屬經通報疫苗受害救濟,但地方衛生局卻說要等半年才有結果。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接種疫苗後出現問題,都可以通報為不良事件、找衛生局協助,能到指定醫療院所,與醫生諮詢討論後,確認是否要更換施打其他廠牌疫苗。

根據國外資料顯示,青少年接種兩劑BNT疫苗心肌炎副作用情形增加,香港決定12至17歲青少年僅需打一劑BNT疫苗,至於國內是否採取與香港相同做法?周志浩表示,會先觀察、蒐集相關資料,及徵詢專家小組意見後決定。

明年疫情可控與否 陳建仁:視接種率、口服藥

本土疫情穩定,對於明年疫情是否能受到控制,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18日表示,疫苗的涵蓋率及使用抗病毒口服藥,相信能讓臺灣疫情維持平穩,但強調,仍要秉持臺灣能夠幫助的精神,協助其他國家。

陳建仁18日上午出席國家衛生院「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啟航儀式,在會前媒體聯訪時,被問及若臺灣能及時爭取到抗疫口服藥物,是否能減輕臺灣醫療量能壓力?

對此,陳建仁表示,引進抗病毒口服藥物對臺灣防疫工作會有很大幫助,但若想看見顯著效果,則需同時搭配民眾高比例接種疫苗。

另外,近期各界不斷討論境內或邊境防疫管制解封的事情,陳建仁認為,臺灣只要疫苗預防接種人口涵蓋率達到一定目標,且正確使用抗病毒藥物,明年疫情就能控制得很好。

隨著疫情將進入下半場,陳建仁提醒,臺灣在疫情下半場仍不可忘記「臺灣能幫助(Taiwan Can Help)」精神,持續向世界各國提供協助,以控制疫情,並讓全世界看到臺灣。

打疫苗死亡增8人 累計895死

另就疫苗接種不良反應通報及死亡案例,莊人祥表示,10月15日至17日共通報213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97件非嚴重不良事件、108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及8件死亡案例,疫苗廠牌分別為2例接種AZ、5例接種莫德納,及1例接種高端疫苗。累計至今已有895例死亡個案。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6337例確診,分別為1699例境外移入,1萬458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834例本土死亡個案。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