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推數位新臺幣? 楊金龍:無先發優勢 技術實驗明年9月完成
近年加密貨幣、電子支付等貨幣虛擬化趨勢興起,國際間興起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針對我國是否推出數位新臺幣,央行總裁楊金龍在14日提到,目前進入技術實驗階段,包括:模擬CBDC在零售支付場景應用的情況,預期明年9月完成。他也強調,CBDC的技術並無先發優勢,後發者反而可以借鑑他國的經驗。
楊金龍14日出席「貨幣數位化與臺灣金融產業的未來」研討會,並以「央行貨幣的支付功能與CBDC的發行」為題進行演講。他說,CBDC的議題受關注,主因是央行貨幣不僅在支付體系有其關鍵的功能,而且攸關央行貨幣政策執行與金融穩定。
以國際間的狀況,他說,對歐美經濟體及臺灣等多數國家,因為支付體系多元便利,對未來是否發行CBDC,還未做出任何決定。即使正積極進行試驗的瑞典及已在進行試點的中國,他們的央行也宣稱尚無正式推出的具體時間。
楊金龍說,巴哈馬、東加勒比等新興國家,因為金融基礎設施不足、現金發行成本過高及民間推動電子支付成果不佳,改由央行發行CBDC,充當民眾基本的電子支付工具。
臺灣現行央行貨幣的情況,他說,包括銀行存放在央行的準備金及央行發行流通在外的現金,均有國家信用保證,是最安全、廣受信任的資產。
據統計,2020年同資系統的營運金額高達新臺幣505兆元,約為同年名目GDP的25倍,平均每日營運金額約為全年名目GDP的十分之一,相當可觀。
其中,央行準備金是提供本行同業資金調撥清算系統(同資系統),處理銀行間資金移轉,及金融市場大額交易,如:債票券、股票及外匯等跨行交易等的結算款項交割,去年營運金額高達新臺幣505兆元,約為GDP的25倍,另也提供財金公司跨行零售支付系統(財金系統)24小時運作所需的清算資金,年營運金額也達新臺幣175兆元。
楊金龍說,另種央行貨幣則是提供民眾零售支付使用的現金,屬於實體支付工具,去年在臺灣流通的新臺幣餘額約2兆多元,「為符合數位時代的需求,未來CBDC有可能成為零售支付的最後一哩路。」
他也說,CBDC能依照程式設定的條件,自動執行交易,如:政府發放振興券或福利金,僅能用於特定產業或限定期間的消費,若透過CBDC平臺發放,可將使用範圍寫入程式碼,達到專款專用的目的。
臺灣推動CBDC的進度,楊金龍說,去年6月完成第一階段有關技術可行性研究。目前正進行第二階段「通用型CBDC試驗計畫」,進入技術實驗階段,藉由建置CBDC雛形平臺,模擬CBDC在零售支付場景的應用狀況,預期2022年9月完成。
臺灣推CBDC 須符合三大條件
他強調,臺灣如果推CBDC,必須符合三大條件,包括:獲廣泛利害關係人的支持、具穩健成熟的技術,以及堅實的法律架構。
楊金龍說,客觀的說,CBDC的技術並無先發優勢,「各國在CBDC的發展並非競賽」。先發行的少數國家得承擔該技術的潛在風險。其他多數國家則有後發優勢,包括借鏡其發展經驗,進一步防弊興利,建構更周延的CBDC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