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判別新鮮肉品 沒異味、沒黏液、色澤不暗
下週就是中秋節,因應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許多民眾選擇自己在家烤肉,至於烤肉時「肉品」該如何挑選?食藥署於《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提醒,若肉品表面有「綠光」,同時有點酸敗味和黏液,可能是因細菌作用所產生的,需要注意;最簡單判別新鮮肉品的方式,可從「沒異味、沒黏液,色澤不會太暗」來判斷。
食藥署表示,肉片是否正常,可「先看後聞」進行判別,有些肉品會出現虹彩般的金屬光澤,但其實不用太擔心,因為可能是肉類所含元素、組織排列或光線反射等原因造成,只要角度改變,這些光澤就會改變或不見,不一定是壞掉;反倒是看到肉品出現「綠色光澤」,就得擔心可能是因為細菌作用的腐敗肉,這類的肉品,還可能同時有酸敗味和黏液。
另外,溫體肉、冷藏肉、冷凍肉,注意的事項也不同。食藥署表示,多數消費者喜歡購買溫體肉,以臺灣傳統市場的型態來說,屠體多在半夜處理後,清晨送至肉攤,因此建議民眾「越早買、越新鮮」;可選擇信任的肉商,採買回家後立即處理,避免微生物滋長。
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可能會選擇購買冷藏肉,食藥署提醒,冷藏肉在工廠處理時採全程低溫環境,因此購買生鮮肉品最好「結帳前再選購」,並注意運送過程避免回溫,且應立刻回家並加以分類或分切保存;若購買份量太多,應依每次使用量分裝後標上日期放入冷凍庫,每次食用只解凍一包以避免反覆解凍造成肉質劣變。
若消費者購買的是冷凍肉,食藥署則提醒,雖然低溫能抑制微生物及分解酵素的活動力,但並非完全停止;氧化酸敗即使在肉品冷凍狀況下也會持續作用,最明顯的指標就是「油耗味」,若冷凍肉品聞起來有異味,就該丟了。
除此之外,烤肉的環境衛生也很重要。食藥署提醒,疫情期間處理食材前後與用餐前,都要洗淨雙手;生、熟食器具要分開以避免交叉汙染;選用新鮮食材並澈底加熱;注意保存溫度,若食品顏色改變或有異味就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