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嘉義城隍廟戲臺將竣工 建物具文資價值
對歷史負責的典範,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城隍廟戲臺(林家)修復工程由廖明哲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監造、天驥營造有限公司負責工程施作,歷經400日曆天,建築本體即將完工,2021年9月10日市長黃敏惠至現場視察工程進度,並與「嘉義綏靖侯戲臺」牌匾合影,重現當年城隍廟前作為戲臺的歷史現場。
黃敏惠表示,林寬敏先生捐助戲臺,就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再由林文章先生買回重建,以及林良甲先生提報歷史建築,這當中有非常深的因緣才能保存至今,十分難得。這是我們重要文化財,不但可見多元融合,更象徵家族的凝聚力影響社會風氣,是非常良好的典範,當中更有許多故事。感謝團隊的用心規劃,後續也會責成文化局繼續爭取第二期,讓它發揚光大。
負責規劃設計的廖明哲建築師表示,工程以修復建築本體,包括屋頂漏水,及單彩加固清潔為主,讓建築物保存更完善,並留下當代材料與生活痕跡。建築師稱,傳統建築多為紅色,但林家採綠色為主色調,且為中日合璧,看起來格外典雅;並提到「阿公捐助,兒子買回,孫子提報歷史建築」是非常難得的三代歷程,未來建築預計作為展示空間,後方則用作文物介紹。
國立嘉義家職校長退休、也是林文章先生之女婿沈高全表示,因岳父學建築出身,赴日回來後,便把戲臺現址重建並自行設計。因建築具有歷史意義,我們家族就想說一定要保留下來,並提報歷史建築。
天驥營造有限公司提到本案一個神奇的插曲,團隊去城隍廟擲筊時「沒杯」,城隍爺表示團隊人員不夠,後來廖建築師找到全國碩果僅存的蕭勝壬大木匠師後,便擲到「聖杯」,表示城隍爺點頭同意,黃敏惠市長聽了也嘖嘖稱奇。
大正11年(1922年)義順商號林寬敏先生在嘉義市發跡白手起家,為回饋社會、教化人心,出資興建捐贈城隍廟戲臺,作為宣講堂兼戲臺使用。昭和15年(1940年)城隍廟重修完成後,基於廟埕廣場靈活運用及吳鳳北路擴寬原因,擬將戲臺拆除,林寬敏之子林文章得知後,為感念父親善行,遂買下遺存構材,回台斗街現址重建,作為住宅使用。林寬敏之孫林良甲先生經由友人提醒,該建築彩繪雕刻非常精彩,便主動提報歷史建築,市府於200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戲臺內有2件文物牌匾,一面「可以觀」由林寬敏先生所作,取自孔子稱《詩經》可以興、觀、群、怨,是戲臺兼作宣講堂的重要意涵。另一為昭和15年林文章先生拆除構件至台斗街重建,並於門樘上提「時敏堂」,取自《書經.說命下》:「惟學遜志,務時敏,厥脩乃來」,用以告誡後代子孫應謙虛勤學。
文化局指出,這棟歷史建築重建於動盪時代,戲臺本身為漳州建築再融合日式建築形式,是建築特色之一,戲臺梁柱上栩栩如生的鰲魚雕刻與太師屏上色彩鮮豔的彩繪藝術十分精彩,不僅戲臺具歷史價值,也見證林家對嘉義市發展的貢獻。根據調查研究資料顯示,正廳內彩繪皆保留大正與昭和時期彩繪,單彩部分則保留日治大正、昭和與民國51年三個時期。彩繪部分需要再執行調查研究後才能修護,後續將彩繪修護工項作為第二階段修復目標。
本案預計9月中旬辦理竣工,驗收完成後,文化局將交還林家再利用,並開放市民朋友預約參觀。同時將於9月25日古蹟日辦理小旅行,邀請市民認識原嘉義城隍廟戲臺的故事,欣賞建築體美侖美奐的建築工法。